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30日訊 3月30日上午10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創新引領走在前 聚力實現新突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介紹山東省開展平安山東建設工作情況。
發布會上,山東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齊延安表示,對刑滿釋放人員的幫扶救助,是安置幫教工作的重要內容。注重頂層設計,完善制度體系。省司法廳黨委高度重視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經常進行專題研究部署,緊密結合本省實際,注重從政策托底層面破題,搭建起制度規范的四梁八柱,為基層司法行政機關做好新形勢下的安置幫教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2022年初,聯合省委政法委、公安廳、民政廳、人社廳等部門制定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刑滿釋放人員銜接安置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安置幫教工作范圍、工作程序、相關單位職責任務等,為基層順利開展工作提供了制度指引。
突出重點環節,用足保障政策。著眼于促進刑滿釋放人員順利回歸社會,用好用足社會保障、臨時救助、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服務和就業幫扶等政策措施,切實他們幫助解決好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省委、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落實社會保險政策,“符合申領失業保險條件的刑釋解教人員按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已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可按規定繼續參保繳費,退休(退職)人員按服刑或勞教前的標準繼續領取基本養老金。已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按規定繼續繳費或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或基礎養老金。按規定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力保障了安置幫教對象的合法權益。
山東省司法廳與省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下發《關于認真做好服刑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通知》,將服刑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納入了全省勞動職業技能培訓總體規劃,各監獄、看守所把服刑人員職業技能培訓與監所日常教育相結合,扎實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技能鑒定和就業推介等工作。
鼓勵自謀職業,幫教扶持從事個體經營,對從事個體經營、籌集資金確有困難的刑釋人員,可申請辦理期限不超過2年最高限額5萬元(婦女可放寬到8萬元)的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可展期1次)。
大力加強安置幫教基地建設,目前我省已建成運行新航基地、黃河驛站、曙光基地、中途之家等97個以政府投入為主,集食宿、教育、培訓、救助于一體的過渡性安置基地和460余家依托社會企業建成的各類安置基地。去年,全省安置幫教基地共組織開展刑滿釋放人員就業培訓2456人次,安置救助有臨時性困難和“三無人員”338人次,協調安置就業770余人。
統籌資源整合,加強社會幫扶。各級安置幫教組織積極會同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和社會志愿者隊伍,加強對刑滿釋放人員和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棗莊市曙光幫教志愿者協會,是我省較早從事特殊人群幫教轉化工作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協會自成立以來,秉承著“幫教一個對象、挽救一個家庭、平安一個社區”的宗旨,積極參與特殊人群的幫教轉化工作。創設心理矯正、法律教育、道德學習、就業輔導等幫教課程,組建了由刑滿釋放人員等特殊人群組成的曙光服務隊,定期開展社會公益活動,培養特殊人群的社會責任感,先后為227名刑滿釋放人員提供臨時救助,收到良好社會效果。
青島、威海、淄博、濱州等地積極開展關愛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春雨幫扶工程”。青島市司法局聯合市關工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制定《關于加強青島市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教育幫扶工作的實施意見》,嚴格落實信息核實機制,建立結對幫扶體系,采取“無痕”幫扶措施,實現了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教育幫扶的制度化保障。
威海市環翠區司法局去年聯合婦聯及社會組織走訪慰問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150人次,頒發助學金13000元,贈送棉衣、書籍4000套。淄博市司法局建立心理救援隊,聯合市彩虹公益中心,組織70余名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參加“微笑成長營”活動,開展面對面、一對一的心理咨詢和疏導,根據未成年社區服刑人員或安置幫教對象的心理狀態、行為特點等進行心理溝通疏導,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重塑健康人格、提升社會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