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

全部

青島海水稻智慧農業亮相迪拜世博會

來源:齊魯網

作者:

2022-03-25 20:03:03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5日訊 3月22-24日,2020年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山東活動周在迪拜、山東兩地同時舉辦。在迪拜世博會中國館,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國高鐵、無人駕駛新能源概念車等紛紛亮相,其中,來自山東青島的海水稻智慧農業展項通過折射屏幕、立體紙雕藝術墻等形式展出,吸引游客駐足打卡。

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是展示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擴大互相交流的重要平臺。來自青島城陽的海水稻智慧農業展項登上了這一國際文化經貿交流的平臺,向世界展現了充滿活力、富有實力、獨具魅力的青島形象,助力青島市與中東地區及世界各國深度交流合作,助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

在迪拜世博會中國館三樓的智慧生態分展區,通過海水稻智慧農業和中國熊貓生態長卷兩個展項,展示中國的綠色發展觀念,引來眾多國際友人的關注與稱贊。青島海水稻研發團隊的智慧農業展項結合青島城陽海水稻智慧農業項目通過折射屏幕、立體紙雕藝術墻等形式,展示以袁隆平海水稻為核心的智慧農業案例,通過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智能裝備等實現農業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并積極開展相關國際合作,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作出努力,展項緊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新和機遇”主題,通過折射屏幕、立體紙雕藝術墻等形式,突出展示中國在智慧農業、生態發展、數字農業科技等領域的創新科技成果。

海水稻,多養活8000萬人口

海水稻是耐鹽堿水稻的俗稱,指的是具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可以在海濱灘涂、內陸鹽堿地種植生產的一類特殊的水稻品種。我國現有鹽堿地面積近15億畝,其中2-3億畝有改造潛力可以種植水稻,袁隆平院士曾表示,“海水稻選育成功推廣種植一億畝,按照最低畝產300公斤計算,每年可新增糧食300億公斤,多養活8000萬人口,對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農業“芯片”,良種是關鍵

袁隆平院士青島海水稻團隊,利用雜交水稻技術、遠緣雜交、太空育種、化學誘變與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多種技術手段,創制了一批耐鹽堿水稻新種質。2017年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牽頭與18家水稻科研院所成立國家耐鹽堿水稻區試協作組,在全國34個地區開展耐鹽堿水稻試驗,建立耐鹽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打通國家級耐鹽堿水稻品種審定通道,促進耐鹽堿水稻品種的審定與推廣種植。

截至目前區試協作組已有8個耐鹽堿水稻品種通過國家審定,中心另有5個自有品種分別通過省審、國審。2021年3月,科技部批復建設“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承擔鹽堿地改良研究和產業化任務。

 智能、精準,科學種田

我國幅員遼闊,鹽堿地成因和含鹽/堿量千差萬別,要在這么多成方連片的鹽堿地上種出糧食,海水稻研發團隊以現代大農業發展為目標,以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四良配套理念,“良種“(抗逆性作物)+”良田“(土壤改良)+”良法“(智慧農業)+“良態”(精簡栽培生態農業),研究出鹽堿地高效綜合利用的一套技術體系,這就有了“鹽堿地四維改良技術”,其核心部分通過對農業生產環境的分析,綜合調節鹽堿地中水、土、鹽失衡問題。

該技術體系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給土壤改良插上了智能化翅膀,充分運用了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在耕作層土壤中,布下傳感器,對土壤數據進行采集,以此分析土壤狀態,通過華為窄帶物聯網傳輸助力“突破”深層土壤隔絕傳出數據,進而完成數據采集,結合“后土云”土地數字化平臺能夠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專家在線指導、智能作業,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并能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質量追溯體系。

海水稻:根植青島,香飄海外

青島海水稻團隊自2018年起在全國十大特征基地運用“四維改良技術”進行鹽堿地改造和海水稻的種植,目前已在國內建設了包括新疆、內蒙、青海、山東、浙江、黑龍江等十幾個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在海水稻研發中心的引領下,海水稻全國種植面積近百萬畝,平均畝產達到400公斤以上。

在國內緊鑼密鼓地進行推廣的同時,“海水稻”還走出了國門,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明星農業項目。2018年團隊在迪拜沙漠試種的海水稻最高產量達到7.8噸/公頃,“海水稻”的研究成為一項世界級的超級工程,它為過去的“農業荒漠”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也為世界上更多飽受糧食短缺困擾的人們帶來了福音。目前許多鹽堿地較多且適宜水稻生長的國家紛紛與海水稻團隊聯系合作,如亞洲的印度尼西亞、韓國、巴基斯坦等,非洲的埃及、塞拉利昂等國家。

海水稻產業化發源于青島城陽,短短的幾年時間,逐漸為全民所熟知并發展壯大為一大產業,完成了從“一項技術創新”到“一個產業”的完美蛻變,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飛躍。

在“改造全國一億畝鹽堿地,多養活8000萬人口” 的夙愿里,袁隆平院士提出“中華拓荒人計劃”,號召國內外行業領先的科研院所、高校和金融、農業、制造、信息、銷售企業加入,共同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創新生態,用8-10年時間實現1億畝鹽堿地改造整治目標,同時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帶動中國農業數字化轉型,乘“一帶一路”倡議之勢,將中國土地治理、耕地保護的經驗傳遞到全球,為全球糧食安全作出中國貢獻。

閃電新聞記者 王安琪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最大風力10級!山東繼續發布大風預警信號 龍口600多艘船只緊急回港避風

最大風力10級!山東繼續發布大風預警信號 龍口600多艘船只緊急回港避風

最大風力10級!山東繼續發布大風預警信號 龍口600多艘船只緊急回港避風[詳細]
齊魯網 2022-03-25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