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1日訊 隨著各方面、各領域建設的不斷推進,濟南先行區的發展空間正在拓展。3月19日,山東征地信息公開查詢系統網站發布了62個征地公告,涉及到了大橋街道、孫耿街道、崔寨街道3個街道、52個村,此次征地用途涉及到了大批濟南先行區項目建設,包括安置區建設以及配套道路建設、產業園區配套道路建設等。
大橋街道的征地,主要是用于安置區及道路建設,包含大橋安置西區、安置東區、大橋安置五區、大橋安置三區、大橋安置四區及配套建設,總部經濟區與濟濼隧道交通聯絡線工程、引爆區市政道路工程、先行區鵲華東路、先行區鵲華西路項目、引爆區安置西區內部道路以及都市陽臺社科產業園配套道路等項目建設;崔寨街道的征地,主要用于崔寨安置五區、崔寨安置四區、崔寨安置三區、崔寨安置二區及配套建設,都市陽臺社科產業園配套道路、先行區智慧物流園道路二期、國際博覽城道路二期等項目建設;孫耿街道的征地,則主要用于孫耿街道七村整合安置區內部道路項目建設。
公告顯示,大橋街道征收范圍包括西車村、大吳村、魏梁村、太平村、徐家村、尹店村、小店村、賈家村、王家鎮村、梅花山社區、甜水村、趙家村、辛家村、小張村、小王村、小劉村、小蓋村、香王店村、甜水村、山后陳 村、倪家村、南車村、毛家村、馬店村、路店村、吉家村、韓家村、高家村、東車村、大王村、大劉村及大橋街道辦事處,共計31個村及1個大橋街道辦的土地;孫耿街道征收范圍包括李家屯村及孫耿街道辦事處;崔寨街道征收范圍包括包括鄭家村、太平村、解營村、前街村、辛街村、義和村、小劉村、韓家村、范鋪村、大劉村、解家村、楊家村、謝家村、西萬村、孫大村、清寧村、南郭村、李善仁村、鄧官村、崔寨村,共計20個村的土地。
3月19日至4月18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勘測定界和清點確認,征地涉及的居民住宅、工礦企業及其他建筑設施,濟南市大橋街道辦事處將與產權人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并視其為清點確認材料,對清點確認和拆遷補償安置有異議的,產權人可以向實施成片拆遷單位申請復核。
三月春風吹進濟南先行區
濟南先行區再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的同時,也迎來了更多機遇和條件。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批準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發展計劃中明確提出支持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設立近四年后,迎來了國家層面的支持政策。
3月14日,央視《新聞聯播》點贊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央視報道指出,三年前,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正式獲國務院批復設立,這是我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經過三年的發展,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已經出現成效,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2020年,山東全年壓減焦化產能729萬噸,退出地煉產能1176萬噸,累計關停化工生產企業超過1500家。與此同時,實施了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技改項目超過7萬個,完成技改超過4000億元,同比增長17.6%。同時,三年來,山東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強”產業,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穩定在5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提高到44.5%。
總體規劃:“1+4+16+N”規劃體系
目前,濟南先行區按照“找準定位、規劃先行,對標雄安、學習精髓,搞好統籌、系統謀劃,加強領導、協作配合”的具體要求,結合新形勢、新變化和新要求,高點定位,科學謀劃先行區的發展定位和總體布局,確定和執行“1+4+16+N”規劃體系:以“起步區建設總體方案”的“1”為統領,作為起步區發展建設的綱領性文件。以“發展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含空間戰略研究)、生態保護規劃、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作為“4”大支撐,深化落實先行區建設總體方案要求;“16”即16項專項規劃,包含節水型城市、藍綠空間、產業發展、市政設施、城鄉融合等各個專業領域。
路網建設:“三橋一隧”和黃河大道等交通項目開工
去年,“三橋一隧”(齊魯黃河大橋、鳳凰黃河大橋、濟樂高速南延及濟南黃河隧道)開工建設,目前濟樂高速南延已于去年9月1日正式全線通車。
3月伊始,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20個項目集中開工建設,總投資近400億元,涵蓋基礎設施、產業項目、民生保障等領域。其中黃河大道一期等項目,將進一步助推起步區建設全面起勢,助力省會北起,推動黃河戰略在先行區落地開花。
產業發展:瞄準高科技產業、部分產業園年內投入使用
再產業發展方面,濟南先行區還將培育一批高端產業,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先行區將繼續加大雙招雙引力度,結合城市建設契機,推動智能制造、數字經濟、高端會展等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瞄準未來產業發展趨勢,打造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今年,先行區將加快現有重點園區建設,完善園區配套,確保園區快建設、早運營、多受益。其中,綠地國際會展中心,上半年全面啟動會議中心、酒店中心建設,年內會展中心一期投入使用,同時,中科新經濟科創園三大院所主體建筑今年將全面交付。
公共服務:民生工程和生態工程同時推進
先行區還把公共服務設施升級和民生保障水平提升作為工作重點,加快推進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北院區和區級養老服務中心,盡快開工黃河體育中心,重點導入優質教育資源,讓起步區群眾切身感受到未來新城的品質。
同時,結合階段性特征,推出一系列民生實事清單,如對登記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開展免費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年底前培訓各類人員5000人次;針對引入外來人才需求,積極推進先行區租賃住房建設,2021年內開工建設2500套租賃住房。
與此同時,結合深入落實黃河戰略,加快建設黃河生態風貌帶,開工黃河公園二期,規劃建設生態濕地、城市公園、社區綠地,打造宜居生態空間,創建節水典范城市,營造“城河共榮、人水和諧”的城市發展新格局。
回遷安置:12個安置區目前70%已開工
濟南先行區在不斷發展的同時,還將把群眾回遷安置工作作為重點。先行區一共規劃12個安置區,目前已開工480萬平方米,占到總面積的70%,其中,有150萬平方米正進行裝飾裝修及主體結構施工。在安置房建設上,全部安置房均采用綠建二星標準,可實現拎包入住;在社區配套上,按照15分鐘生活圈標準,系統配建各類生活服務設施,打造高標準的安置區,讓群眾共享先行區的改革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