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8日訊 棲霞笏山金礦事故救援面臨礦井深、巖石硬、清障難等“難題”,救援難度極大,山東省委省政府果斷采取措施,要求不惜一切代價,窮盡一切手段,科學制定“3+1”救援方案,第一時間客觀、準確發布救援信息,做到全力救援、科學救援、陽光救援。
井筒是被困礦工升井的主要通道,由于爆炸導致井筒內供風供水排水管路、供電通訊電纜、金屬梯子、鋼絲繩、玻璃鋼板等各種障礙物交織在一起,造成嚴重堵塞,作業場地狹窄,清障難度極大。救援剛開始時,采用的是吊籠清障方式,每次只能有3名工作人員下井,2人開展作業,清障速度較慢。
中煤第五建設有限公司五處首席工程師馬智民告訴記者:“每三個小時我就看看那個進度,進個200毫米到300毫米,那是最難熬的時候,一夜12小時總共進不到一米,那個難度很大。”
專家們先后提出13種清障方案,最終由清障初期的小型吊籠方案確定為“雙層吊盤+氣焊切割+液壓切割”的高效清障方案,井下切割機增加至4臺,專業清障隊伍24小時交替作業,清障效率提高5倍以上,中煤五建公司以最快速度將井下350米至380米井筒的嚴重堵塞段打通。
馬智民說:“那個時候是心里最激動了,大塊的東西清理完心里松一下,下面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我們就能提早把人救出來,比我們估計的時間要提前好幾天,工人的心也放下了,看到了希望。”
笏山金礦事故救援,聚集了采礦、水文地質、測量、通風、機電、鉆探、排水等多學科的專家40多人,成立了各個專業小組,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救援現場。科學研判,反復論證,制定了井筒清障和鉆孔施救同步實施方案,形成了“3+1”救援方案。
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安全總監修國林表示:“這些方案應該說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確決策,特別是省領導現場在這,決策很快,使我們實施得很快。再就是我們設計的幾個鉆孔,第一時間能夠清出場地,第一時間能往下打,贏得第一時間與礦工取得聯系。”
在牢牢抓住生命救援通道這條主線的同時,救援指揮部還科學布局生命探測維持通道,布置了通往五中段的2號、3號、4號、6號生命探測鉆孔。
萊州瑞海礦業副總經理汪宗文介紹:“在鉆孔施救過程中難度非常大,因為下面的巷道就是3*3點斷面,從地表打一個孔精準探到巷道,這是非常難的。尤其地質條件復雜,里面有破碎帶,還有構造,對于鉆孔施工都帶來了非常大的難度。”
為了提高精度,工作人員繪制了井上井下對照圖,每個鉆孔每行進30米就測量一次,然后繪制到圖紙上進行找偏,同時大膽嘗試高性能鉆機和定向鉆孔技術。
修國林告訴記者:“特別是我們3號孔往五中施工這個孔,應該打了521米,在偏7.3米的情況下,利用高性能的鉆機,利用導向技術,我們準確地打到了五中段。”
專家組對13個鉆孔進行了精心設計,通往五中、六中的3個鉆孔均實現精準透巷。截至1月24日20點,累計鉆孔深度達4105.36米,刷新了國內礦山鉆孔施救救援深度最大的紀錄,攻克了國內水文地質復雜以及花崗巖硬度大施工鉆孔的難題。
十幾天來,救援進展牽動人心。1月12日,應急救援指揮部連開兩場新聞發布會,讓人們在第一時間了解救援現場,凝聚力量、鼓舞士氣。救援過程中,累計舉行6場新聞發布會,技術專家、醫療救治組代表、清障工人、愛心志愿者多次在現場接受媒體采訪,傳達出從現場施工到醫護保障的權威聲音。
煙臺市副市長、棲霞市委書記李波表示,不惜一切代價,窮盡一切手段,匯集強有力救援力量,千方百計營救被困人員。
閃電新聞記者 韓信 龐軍 錢云飛 何則偉 李靜怡 編輯 肖夢凡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