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8-16 14:25:08
編者按:1949年,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70年來,那抹鮮艷的紅色,在每一位中國人的血液中澎湃激蕩,演繹成最濃厚、最熾熱的愛國深情。無論是經歷炮火硝煙的革命前輩,還是篳路藍縷的祖國建設者,無論是兢兢業業的普通勞動者還是勇立時代潮頭的先模人物,每一位中國人,都對五星紅旗有一份特殊的情愫。從今天起,閃電新聞推出“國旗故事”專欄,講述70年來幾代中國人與五星紅旗的感人故事。
“線兒長,針兒密,含著熱淚繡紅旗……”這首大家熟知的歌曲《繡紅旗》,是電影《江姐》的插曲。江姐在獄中組織大家一針一線繡紅旗的片段,讓人淚目。
歷史上,“繡紅旗”的故事并非虛構,它真實地發生在國民黨反動派關押共產黨人的監獄中,只不過主人公并非“江姐”,而是一位熱血男兒。他就是羅廣斌,小說《紅巖》的作者。
羅廣斌出生在成都,受進步思想影響,后進入西南聯大附中學習,逐漸走上走上革命道路,找到為之奮斗終生的理想和信念。1948年9月10日,羅廣斌被捕,先后被關押于渣滓洞和白公館。
1949年10月7日,共和國成立的消息被悄悄傳進監獄,大家興奮地擁抱、激動得淚流滿面。夜深了,大家還在議論著,毫無睡意。羅廣斌提議做一面五星紅旗,但他們只從報紙上得知,紅旗上有五顆星,卻不知它們怎么排列,就猜測應該是圍成一圈。他用當時自己被捕時帶進監獄的紅色被面,再用黃草紙撕成五角星的樣子,用米粒黏在被面上,憑借著想象將這面“五星紅旗”制作出來。
解放后,在創作小說《紅巖》的過程中,為了刻畫江姐的英雄人物形象,羅廣斌將自己制作五星紅旗的情節嫁接到了江姐身上,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豐滿。
重慶解放前夕,倉皇撤退的國民黨特務對革命者實施了瘋狂的大屠殺。在大屠殺前,羅廣斌把紅旗卷起來,把樓板撬開,將這面紅旗藏到里面。如今,這面五星紅旗收藏于國家博物館。
1949年11月27日,犧牲于白公館、渣滓洞的革命者共計317人。那些洋溢著青春氣息的革命志士,最終也沒能看到真正的五星紅旗是什么樣子,但他們用短暫的生命,譜寫了一曲蕩氣回腸的英雄贊歌!
閃電新聞記者 吳晶晶 張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