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7-20 20:50:07
齊魯網濟南7月20日訊 《論語》開篇中這樣說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說學了知識又時常溫習,是很愉快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是很令人高興的事情。7月11日,山東迎來了50名新疆的孩子。7月11日至7月18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二師舉行了中小學生山東夏令營訪學活動。
“這是什么?這是拓墨,上面寫著什么呢?上面寫著有朋自遠方來。在新疆見過嗎?很少見”,在曲阜的孔子研究院,來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三坪農場的學生阿迪拉·阿布依米提正在體驗傳統拓印技藝。今年11歲的她,第一次來山東,也是第一次來到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她告訴記者,參與傳統拓印和線裝書的課程體驗,讓她和自己的小伙伴們近距離的感受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既有趣,又有意思。回到新疆后,一定會跟自己的同學分享自己的心得。一走進孔子研究院一樓大廳, 新疆兵團第十二師三坪104團中學學生劉瑞楠就迫不及待地和遠在新疆的奶奶通過微信視頻聊天的方式,分享上午的見聞。在曲阜訪學只有一天的時間,早晨不到八點,她就跟其他營員們來到了孔廟萬仞宮墻下,觀看了開城門儀式。
隨后她跟同學們前往大成殿,舉行了祭孔儀式。在祭孔典禮中,她第一次穿上了漢服,并接受了帶隊老師頒發給她的綬帶。當她將這些事情講述給奶奶聽的時候,劉瑞楠的奶奶激動不已。
劉瑞楠的奶奶叫張秀英,72歲,老家濰坊昌邑。19歲就到新疆兵團第十二師,成為第12師104團的職工。一呆就是53年。一提到山東老家,思念之情油然而生,這次孫女到山東訪學,最高興的就是她。她經常給孫女講起山東老家的故事。從小生在新疆長在新疆的陸云韜,小時候也常常聽到奶奶講起山東的人事物。今年他12歲,他的奶奶是1952年進疆的山東軍墾女兵。
據了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二師組織的這次訪學活動,50名學生營員大部分由1952年、1954年進疆的山東軍墾女兵后裔、“沙海老兵”后裔和少數民族學生組成。在曲阜參加祭孔儀式,讓學生們重新認識了儒家文化,感受到了山東深厚的文化底蘊。
歷經39個小時的火車,跨越3000多公里,50名孩子從新疆來到齊魯大地。最大的14歲,最小的10歲,他們絕大多數是第一次來山東,除了孔孟之鄉,孩子們最向往的,還有大海。在日照這一站,學生們見到了廣闊的大海,他們在海邊戲水、玩耍、拍照。在青島海昌極地海洋世界,唯美的海豚,記憶超群的海豚,動物們的表演,深深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作為這次訪學活動的重要一站,臨沂站。50名新疆孩子追尋紅色記憶。在臨沂孟良崮紀念館,學生們認真聆聽了孟良崮戰役的經過。除此之外,50名學生也抵達了沂蒙影視基地,參觀了中國紅嫂革命紀念館,學習沂蒙紅嫂事跡,并聽取了“沂蒙母親”王換于的孫女于愛梅老師講述自己奶奶當年深情救護傷員,創辦戰時托兒所的故事。50個孩子,大部分為革命后裔,“沂蒙母親”王換于的故事,讓他們產生了共鳴。學生郭沁鑫告訴記者,自己的曾爺爺在1949年穿越了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戰友一同解放了和田。今天聽到“沂蒙母親”的故事,自己很感動,立志以后要好好學習,繼承先輩為祖國奉獻的精神,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為了不忘初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特意舉行了這次“援疆相伴齊魯行、訪學尋根共圓夢”中小學生山東夏令營訪學活動。一周的時間,50名學生先后赴山東濟南、臨沂、日照、青島、曲阜等地訪學,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增進了民族交流。
閃電新聞記者 亓廷廷 濟南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