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2-22 17:00:02
齊魯網2月22日訊 (記者劉杰 孫國棟 通訊員 張剛)記者從山東檢驗檢疫局了解到,2016年山東口岸共檢出進口原油重大短重76批,短重44126噸,貨值1291萬美元。其中,地煉企業進口原油重大短重44批,短重22447噸,貨值665萬美元,占進口原油短重比分別達到了57.9%、50.9%和51.5%。
山東口岸是我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口岸,隨著國家對進口原油使用權、進口權以及成品油出口權的逐步放開,地煉企業直接進口原油數量迅猛增長,僅2016年,山東地煉企業經山東口岸進口的原油批次量、重量已分別達山東口岸進口原油總量38.1%、29.8%。但由于地煉企業進口原油起步晚、單批次采購量小、選擇局限性大、貿易經驗不足,經常導致進口原油重量短少、成本較高、品質低劣等情況發生。
山東地煉企業進口原油短重問題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貿易欺詐性短重問題突出。檢驗檢疫部門多次從進口原油中檢出大量明水,“以水充油”欺詐行為,且呈逐年遞增態勢。發貨短缺,部分發貨人在最低履約前提下,利用5‰合理誤差的貿易慣例故意“隱蔽”短重。裝卸兩港明水差異明顯,裝港密度水分結果異常,裝卸港計量的原油體積基本一致,但是由于裝貨港密度結果偏高、水分結果偏低導致貨物短重。近期黃島口岸進口1批阿曼OMAN原油,經鑒定,卸貨港比裝貨港的檢測密度小0.0060g/cm3,明水多569.8噸,最終導致貨物短重1394.945噸,短重率達10.02‰,短重貨值57.0萬美元。
地煉企業自身國際貿易經驗匱乏。由于地煉企業于2015年才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和進口權,參與國際原油貿易時間較短,對國際貿易慣例和規則缺乏經驗,在國際市場缺少穩定可靠的貨源,控制短重問題能力較弱。同時,相對于資金和實力強大的國有油企,地煉企業在與國際石油公司談判中處于弱勢,話語權弱,大多數采購合同以裝貨港提單重量為結算依據,不但貿易成本高,面臨欺詐風險也大。
其它非貿易欺詐性短重也不容忽視。艙底剩油、艙壁掛油引發短重。由于傾點高、含石蠟多、黏度大的原油凝結快,如果油溫低、船艙加溫系統不佳或船方卸貨技術水平不足,很容易造成艙底剩油和船艙掛油,導致貨物短重。分港卸貨引發短重。由于受制于企業加工儲存能力不足、國內部分港口吃水受限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地煉企業會選擇拼船運輸、分港卸貨的方式。因為船方人員能力不足,或者因為船方人員操作失誤,不能準確控制好卸貨量,就會出現一港多卸而另一港少卸的情況,導致一港溢重而另一港短重。萊州口岸進口1批傾點高達39℃的泰國MANORA原油,因卸凈率較低,貨物短重156.943噸,短重率達6.5‰;黃島口岸進口1批阿曼OMAN原油在多港分卸,本港減載時少卸貨物1144.4噸。
針對進口原油短重頻發風險,山東檢驗檢疫局提醒地煉企業等有關各方應提高警惕,積極采取措施,合理規避風險,切實維護自身權益。一要主動防范國際原油貿易風險。地煉企業應選擇誠信度高的發貨人,貿易合同中盡量約定以卸貨港實際卸貨量作為結算依據,并明確短重賠款細則;充分了解船方加溫系統是否適合油種運輸,提高到貨原油卸凈率,減少由于承運方原因造成的經濟損失;分港卸貨時,貿易合同中應盡量選擇分艙分裝,即在裝貨港根據不同提單確定裝卸貨艙位,避免統裝統卸出現短重。二要強化裝運前檢驗鑒定及到貨監督。地煉企業應改變以往被動接受的貿易觀念,主動跟進裝卸交接各環節。裝貨時盡量到現場檢驗監督,必要時委托信譽度高的第三方檢驗鑒定機構;到貨后應派員監卸,檢驗檢疫部門檢出短重后應立即向外方反饋并提出合理的貿易訴求,避免因拖延時間導致經濟損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