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3日訊 世界首套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成功下線;全球首款“國密算法高抗沖突物聯網安全芯片”面世;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智能雪蠟車助力冬奧會……去年以來,山東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科技創新是全面創新的核心。山東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上,省委聚焦“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提出“十大創新”,并將加強科技研發創新擺在首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科技廳牽頭,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起草了《科技研發創新2022年行動計劃》;2月23日下午,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山東未來集團揭牌暨全球首張確定性網絡發布活動在濟南舉行。
山東加快科技研發創新,充分釋放科技研發新活力,推動經濟發展新格局再落關鍵一子。
率先布局未來網絡產業,這家新型研發機構什么來頭?
隨著未來網絡逐漸成為構建未來智慧社會的核心基礎,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未來網絡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山東省重點科技創新載體之一,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正是這樣一家面向未來的科技創新研發機構。
2021年6月25日,山東省政府批復山東省工信廳《關于以省政府名義批復組建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的請示》,同意組建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根據批復,山東省財政和濟南市將連續5年,每年各安排資金5000萬元,用于支持研究院建設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從公開提出到確定組建,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僅僅用了4個月左右的時間,山東對這家研究院的重視和厚望可見一斑。
公開資料顯示,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按程序設立登記為不納入機構編制管理的事業單位,首任院長為紫金山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
閃電新聞記者注意到,自“拔錨啟航”伊始,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就帶著“新型研發機構”這一鮮明標簽。研究院以未來網絡技術研究和原始創新為核心,著力突破工業互聯網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打造“立足山東、服務國家、面向未來”的科技創新平臺;由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牽頭,采用“院企一體化”模式組建的山東未來集團有限公司,也已于2021年10月30日在濟南市市中區完成工商注冊,注冊資本60億元。研究院和未來集團將協同發展,以確定性網絡為支撐,積極打造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綜合能力服務商,為山東省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全球首張確定性骨干網絡助力山東數字化轉型
什么是未來網絡?未來網絡如何應用于現實生活?確定性網絡為何不可或缺?
對此,紫金山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院長劉韻潔曾做過這樣的介紹:傳統互聯網是“盡力而為”傳輸數據,能傳好就傳好,傳不好就重試。但是在實體經濟的應用中不允許這樣。因此,確定性是未來網絡的剛性需求。例如,工業控制每250微秒就要發1條指令,如果時延抖動大于250微秒,這個指令就丟了,生產線就會出問題。
實際上,確定性網絡的應用遠不止于此。
你和朋友通過全息影像見面,甚至能感受到對方的體溫;為智能化煤礦鋪就“高速公路網”,提高煤礦開采數據可視化、開采過程透明化、開采設備智能化;快遞小哥用無人機把物品直接送到家……不久的將來,這些都將成為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場景。
在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展廳,一場讓人屏息凝神的手術正在進行——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牛海濤教授利用國產原研的威高“妙手”手術機器人,為遠在青島的一只實驗動物進行了遠程腹腔鏡手術,并取得圓滿成功。
這臺手術搭載的就是確定性網絡技術,它能有效將手術中的網絡時延降至最低,更好保障手術安全,惠及更多患者。據悉,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和未來集團采用劉韻潔院士團隊最新“未來網絡”技術,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建設完成了覆蓋山東省16市、5600公里的全球首張確定性骨干網絡。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試,確定性網絡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山東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將“加強數字變革創新”作為十大創新之一,提出要加力突破工業互聯網,加快推進數字治理,加碼布局數字基建,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作為全國唯一擁有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依托確定性網絡,山東不斷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已打造出“確定性網絡+智慧礦山、+智慧礦井、+超算算力共享、+數字孿生、+遠程手術、+協同制造”等一批典型應用場景,確定性網絡初步顯現出對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重要作用,為山東工業互聯網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悉,依托確定性網絡,研究院和未來集團正積極打造新一批典型應用場景,為山東工業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遍地開花,新型研發機構如何賦能山東未來?
科技創新活力的充分釋放離不開有效載體和平臺。打造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新動能”,山東始終不遺余力。
閃電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已越來越成為科技創新的“加速器”和“生力軍”,并在齊魯大地呈現遍地開花之勢。
2019年7月底,山東首家“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在濟南成立。隨后,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山東能源研究院、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山東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等相繼成立,形成了一批不同主體、不同模式、不同路徑、不同方向的新型研發機構群體。
“積極爭取更多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在我省布局,對新升級的國家級創新平臺,符合條件的、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給予1000萬元經費支持。”據山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唐波介紹,2021年,山東省創新平臺建設全面提速。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數量位居全國前列。2項大科學裝置納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實現歷史性突破。“1313”實驗室體系不斷健全,6家省實驗室獲省政府批復。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發展到31家,備案新型研發機構356家,初步構建了獨具山東特色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除了積極爭取更多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在山東省布局之外,山東還提出,發揮現有平臺載體作用,加快中科院濟南科創城、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未來網絡研究院、量子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等建設,推動研發創新取得新成效,勇攀科技創新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