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6日訊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新發展階段、新歷史任務、新環境條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2021年,是全面邁入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起步之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山東發展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對山東發展精準把脈定向,對山東工作作出了“三個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
走在前,要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
回望2021,銳意進取、擔當作為的山東,找準自身在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己的優勢領域和短板不足,積極探索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更大作為。
信心、底氣、潛力何來?
作為經濟大省和人口大省,山東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既是必須承擔好的政治責任,也是實現比學趕超、闖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必然選擇。
去年以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的良好勢頭,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
1月19日,山東2021年經濟數據正式出爐:山東全年GDP總量超過8.3萬億元,同比增長8.3%,高于全國0.2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5.9%,高于全國0.8個百分點。在內外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在2020年較高基數的前提下,這份“成績單”得來更顯不易。
從總量來看,8.3%的增速,超8.3萬億的體量,彰顯了山東經濟的強勁韌性,印證了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成色和潛力;分指標來看,GDP增速、第一產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實際使用外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2項主要經濟指標跑贏全國,是“量的躍升、質的突破、穩的延續”,山東用實力扛起經濟大省責任。
經濟發展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長跑,既要有速度,更要有耐力。2022年,要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要“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必須首先認清山東的優勢,著力鞏固優勢、拓展優勢。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積累,山東在九個方面形成了比較優勢,政府工作報告作出總結概括:三次產業可以齊頭并進,供需兩端可以協同發力,新老動能可以相得益彰,各類企業可以比翼齊飛,陸海資源可以統籌開發,交通運輸可以四通八達,城鄉區域可以均衡發展,對外開放可以提檔升級,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這些優勢就是山東發展的信心所在、底氣所在、潛力所在。
如何化比較優勢為發展勝勢?
發揮比較優勢,勇于擔當作為,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也是代表委員們連日來熱議的話題——
“山東三次產業較為均衡,在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中完全可以齊頭并進,尤其是農業叫響全國,這一優勢不僅不能丟,還要繼續做大做強。”省人大代表、禹城市委書記滕海強不僅看到了山東農業的厚實“家底”,更看到了在三次產業齊頭并進中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的光明前景。
2021年,山東實現海上風電“零”的突破;山東港口集團實現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5億噸、集裝箱量突破3400萬標箱,穩居全球第一、第三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定不移推進海洋強省建設,打造海洋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省政協委員、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長英認為:“我們要更加注重統籌兼顧、綜合施策,促進陸海統籌、東西互濟,讓政策紅利疊加資源優勢,不斷拓展山東發展的新空間。”
交通不夠便捷此前一直是制約菏澤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2021年,魯南高鐵山東段全線開通運營,牡丹機場通航,菏澤補上了短板。“這次報告涉及菏澤的重大戰略、重大任務、重大項目多達13處,是近幾年最多的。”省人大代表、菏澤市委書記張新文表示,菏澤要搶抓發展機遇,加快推進“突破菏澤、魯西崛起”,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步履所往,即是遠方。今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也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的決戰之年。政府工作報告圍繞“十二個著力”重點任務,提出“十個堅定不移”的具體安排部署,為山東厚植發展優勢、破解發展難題指明了主攻方向和清晰路徑。
一張藍圖繪到底,事爭一流、唯旗是奪,讓山東發展動力更加澎湃,讓山東人民生活更加美好,還需要我們把比較優勢作為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把優勢轉化為具體工作部署,轉化為發展質量效益,為全國大局作出山東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