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4日訊 “十三五”以來,山東科技創新能力邁入全國前列。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從2015年年底的32.51%,增加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44.46%;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年均增長35%以上,今年有望突破1.4萬家,是2015年的3.5倍;省級科技資金增加到120億元以上,是2015年的4.4倍,帶動市縣投入140億元。
2019年,山東啟動了“高端自主芯片”、“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等12個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實施了505個項目,財政投入36.5億元,預計形成發明專利2724項,拉動投資286億元,實現新增產值1249億元。
“十三五”期間,山東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標志著我國在高速磁懸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濟麥44”畝產達到766.62公斤,創全國超強筋小麥單產紀錄;量子計算方面,連續創造300公里、404公里、509公里的量子密鑰分發世界紀錄。燃料電池、智慧交通、重大新藥創制、深地資源勘采等20個領域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化走在了國內前列。
圍繞“十強”產業發展需求,山東系統布局創新平臺、四級金字塔形實驗室體系、“政產學研金服用”的創新創業共同體體系、覆蓋全省所有涉農縣(市、區)的農業科技園區體系,形成對產業發展的鏈式支撐,在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