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導報
2025-04-14 19:00:04
原標題:山東體育產業四輪驅動 規模年底將超6000億
來源:經濟導報
原標題:山東體育產業四輪驅動 規模年底將超6000億
來源:經濟導報
山東體育產業總規模已突破5000億元,經營主體超過6萬家。2024年,山東共舉辦千人以上賽事525場,直接經濟效益83.41億元
◆導報記者 戚晨 濟南報道
4月11日,2025全國體育產業工作會議在山東濟南召開。會議同期舉行了金融助力體育產業專項行動會議,山東體育產業將協同金融機構,以“政策—資本—場景—科技”四輪驅動戰略推動體育產業從“制造紅利”向“金融紅利”跨越。
山東擁有“山、海、河、湖”全要素體育資源,依托產業政策支持、制造業基礎、賽事經濟活力與科技賦能優勢,山東體育產業總規模預計2025年突破6000億元。
山東省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欒風巖表示,本次“金融助力體育產業專項行動”是山東探索產業融合發展的創新實踐,通過金融機構發布“賽事貸”“科創貸”“人才貸”等差異化金融產品,山東推出了一系列體育消費金融補貼政策,與各商旅、生活類服務平臺共同打造“跟著賽事游齊魯”消費生態圈,讓賽事“流量”變經濟“增量”,讓金融成為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強勁引擎。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體育產業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目前,山東金融業綜合實力持續增強,2024年金融機構存款余額超17萬億元,銀行業資產規模居全國前列。作為體育大省與金融強省,山東正以“雙輪驅動”協同發展模式激活區域經濟新動能。
據介紹,國家《關于金融支持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后,山東率先行動,借鑒金融機構提出的“金融顧問”方式,將3000家體育企業納入金融服務名單,量身定制融資方案,累計解決融資需求16億元。
據山東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該名單將升級為“體育產業白名單”,進一步強化政策引領與資源傾斜。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體育產業鏈推出差異化產品,賽事經濟領域提供最高1000萬元專項授信;制造業企業可獲10年期、利率百分之二點多的貸款支持,并享受貼息補貼;體育從業者憑職業資質可申請最高300萬元純信用貸款。金融資本精準覆蓋基建、制造、服務、冰雪經濟等全鏈條,加速產業創新升級。
在山東省體育局的指導下,銀聯山東分公司聯合省內各商業銀行及3000余家品牌商戶分別在健身培訓、冰雪運動、體育零售、賽事經濟及周邊消費五大領域,共同出資1000萬元開展促消費優惠活動。
“消費者通過云閃付App或銀行App的‘魯惠券’專區進入‘好運山東’板塊,即可領取各類體育消費優惠券。其中云閃付體育健身類優惠券最高立減60元,體育培訓類最高立減60元,冰雪運動類8折優惠,體育用品類最高6折優惠,賽事類8折優惠。消費者同時還可以領取各家銀行的專屬優惠券,銀行優惠券與云閃付優惠券可疊加使用,實現‘雙重優惠、一次同享’。”中國銀聯山東分公司黨委委員、助理總經理董保軍在發言時表示。
據介紹,為擴大商戶覆蓋面,銀聯山東分公司同步搭建商戶掃碼報名平臺,符合條件的商戶通過云閃付掃碼即可上傳營業執照、商戶名稱、商戶地址、商戶編號等完整信息,后臺審核通過后自動開通活動權限,形成“政策引導—資源整合—精準投放—動態優化”的消費促進閉環。
據了解,山東在“體育+金融”融合發展方面也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山東以支付為支點,構建‘金融+體育’四維賦能體系,向上打通政策傳導鏈路,打造政府促消費資金的智能分發通道;向下深植體育場景生態,構建智慧體育場館支付服務網絡;向內鍛造服務核心引擎,創新體育消費金融產品集群;向外突破產業融合邊界,培育‘體育+’跨界融合新模式。”董保軍表示,當支付創新與體育強國戰略同頻共振,必將點燃運動熱情、激發消費活力。
賽事經濟驅動產業發展
會上發布了“跟賽事去旅行”小程序,該小程序整合山東各城市體育賽事資源,旨在打造一個集參賽、吃住行、游購娛、展賽研、社群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定制化全生態服務平臺。平臺由“去比賽”“去哪吃”“去哪住”“去哪玩”“出行紅包”“領券中心”六大核心板塊構成,將為廣大體育愛好者提供從報名到完賽的全周期服務,從參賽報名、定制賽事裝備到賽前賽后旅游導覽、賽中住宿餐飲出行等本地化全鏈條服務,打造“一人參賽、全家旅行;一日賽事,多日沉浸”的新型體旅消費模式,讓每一場賽事都成為解鎖城市的鑰匙。
作為開發方,山東樂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小程序為參賽者提供個性化、高品質的多重旅游體驗,2025年計劃總補貼不低于8000萬元,其中滴滴補貼1650萬元、美團補貼2500萬元、平臺直補1500萬元、其他OTA平臺補貼2500萬元。
為讓體育賽事激活體育旅游市場的巨大潛能,展現山東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近年來,山東省體育局以打造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為目標,扎實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山東體育產業總規模已突破5000億元,經營主體超過6萬家。以“好運山東”體育品牌為引領,大力發展賽事經濟、促進體育消費。2024年,山東共舉辦千人以上賽事525場,直接經濟效益83.41億元。
在會場外還有省內外諸多優秀體育產業企業和產品的展示。山東凝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李昶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公司首創凝膠冰雪技術,現場展示的北極熊模型就是采用這種新材料制成。“無論溫度多高,用特殊的‘冰雪’——凝膠冰雪制造的‘北極熊’都不會融化。”李昶介紹,目前產品已經應用于冬奧會等冰上運動場地,作為供應商,下一步將積極跟進國內外體育賽事,為冰雪經濟、賽事經濟助力。
欒風巖表示,山東應以賽事經濟為抓手,聚力突破賽事經濟,“跳出體育看體育,跳出體育干體育”,聚要素,樹品牌,促消費,拉高標桿。下一步,體育賽事將同文化、旅游、商業、教育、農業等相關產業一體謀劃、協同推進,打造新型消費場景,延長賽事產業鏈條,提振體育消費市場。
新聞同期聲
山東525場大型賽事吸金83.41億
去年以來,山東省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賽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開展“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主題活動,全省舉辦1000人以上規模賽事525場,直接經濟效益83.41億元。
近年來,山東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體育產業和賽事經濟發展。目前,山東省各市結合不同運動項目特點,將體育賽事活動從體育場館擴展至具備條件的景區、公園、度假區、商業中心、步行街等。通過舉辦一系列群眾參與度高的賽事活動,推動文體商旅融合,讓景區經濟“活”起來、賽事經濟“燃”起來、商圈經濟“熱”起來。
“聚力突破賽事經濟,著力構建覆蓋全域、橫跨全年、惠及全齡的立體賽事體系。”省體育局局長喬云萍說,以打造“好運山東”體育品牌為引領,定期發布體育賽歷,持續開展賽事“三進”“跟賽事去旅行”等活動,充分發揮賽事“溢出”效應。
支持各市積極引進高端賽事,打造參與性強、影響力大、經濟效益好的自主品牌賽事,年內計劃舉辦國際級賽事15場以上,國家級賽事200場以上,馬拉松賽事50場以上,參與人數千人以上的大型賽事500場以上。
在此基礎上,探索建立賽事綜合效益季度評估制度,開展受眾500人以上賽事的綜合效益評估;擬定《山東省體育賽事獎補政策實施細則》,持續激發辦賽熱情和賽事活力。
深入開展“好運山東”體育消費促進活動。辦好體育消費季、體育嘉年華等節慶活動,進一步提升青島時尚體育節、濟南潮流體育節、臨沂沂河體育節等特色體育節慶活動的規模和影響力,形成省市聯動、協調配合,共同促進體育消費的強大合力,推動體育參與“流量”向體育消費“能量”和體育產業“增量”轉化。
促進“消費”,企業是關鍵。省體育產業服務中心主任高文清介紹,目前,全省體育經營主體近6萬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0個,數量居全國第一。創建國家級產業示范基地25個、省級基地138個,形成德州體育器材、威海漁具、濱州體育繩網、臨沂制球等多個產業集群。其中泰山體育、英派斯、光威等均為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支持體育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運用,力爭2025年底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6000億元。體育會展拉動成效顯著。山東省去年舉辦第五屆山東體博會,成交額達3.82億元。全省人均體育消費支出同比增長8.1%,達到2340元。
山東省還實施“2025年體育消費提振專項行動”,支持濟南、青島、日照、臨沂、德州5市辦好山東體育消費季、消費月、消費周主會場系列活動,其他11市同步舉行分會場活動。聯合銀聯、銀行等金融機構,圍繞體育培訓、健身休閑、體育旅游、冰雪運動等消費場景,設立體育消費金融補貼,提振體育消費市場。 (于曉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