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5-04-01 23:29:04
原標題:千名建設者搶抓施工關鍵期,青島21.75萬平方米土地上將崛起“空港商務區”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原標題:千名建設者搶抓施工關鍵期,青島21.75萬平方米土地上將崛起“空港商務區”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日訊 春日暖陽,萬物復蘇。站在高處俯瞰青島空港商務區項目,近20個塔吊“長臂揮舞”,運輸車來回穿梭,加工車間內機器轟鳴,工程現場熱火朝天的景象,奏響了一曲奮進的春日樂章。
記者在現場看到,1000多名建設者搶抓施工黃金期,身著安全服,頭戴安全帽,分散在各個作業區域,有的熟練綁扎鋼筋,動作敏捷有力,有的專注澆筑混凝土,確保每一處結構堅實牢固,還有的專心調試機械設備,為后續建設工序做好充分準備。
“由于占地面積大,項目工程量也較為龐大,總建筑面積達58.67萬平方米,前期已完成超180萬立方米土石方挖運和支護施工,目前正以日均3000立方米混凝土澆筑量推進地下室主體結構建設。”據中建八局第四建設有限公司青島空港商務區項目經理楊紹康介紹,預計5月初地下室結構完成,到今年夏天,主體工程將全面轉入地上施工,屆時現場將達到2500余人的用工高峰期。
在地上,由于項目距離機場航站樓僅1500米,施工現場上空不時有飛機駛過,需要確保在“不停航”的前提下安全施工,同時合理安排不同工序之間的交叉作業;在地下,縱橫交錯的地下管網交織排布,如同迷宮一般……這些都離不開BIM等智能建造手段的提前系統布局。
“項目應用BIM GIS數字孿生平臺實現全要素可視化管控。通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建立厘米級精度的工地實景模型,對深基坑施工進行動態監測。此外還自主研發的智慧物料管理系統,結合區塊鏈技術確保工程質量可追溯。”楊紹康告訴記者,后期在主體施工階段,還將有智能抹灰機器人、自動走式視覺測量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在此“大展身手”,進而提升施工的精度和質量。
記者注意到,和大多數建設項目不同,該項目施工所用到的鋼筋材料都不在現場分散加工,取而代之的是在不遠處的鋼筋集中加工廠內集中加工生產。走入鋼筋集中加工廠,如同生產車間,在剪切套絲打磨一體機的作業下,實現了鋼筋自動分揀上料、定長切斷、螺紋加工、彎曲成型、運輸,大大提高了鋼筋加工質量和效率。
青島空港商務區項目位于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內,承載著“上合迎賓港”和“空港商務區”兩大功能,擬建設酒店、公寓以及寫字樓等配套設施。項目建成后,將助力打造青島機場商業服務新形象,屆時將有效提高機場周邊的服務功能,極大提升機場的服務質量和城市形象,引領青島臨空經濟向更高處進發。(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