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4-12-24 17:23:12
原標題:第三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名單發布 黃河(東營段)入選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第三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名單發布 黃河(東營段)入選
來源: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道
“內蒙古烏蘭木倫河(鄂爾多斯段)、山東黃河(東營段)、廣西桂林靈渠等注重建章立制,通過立法保障、空間管控、生態補償等長效機制建設,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12月24日,生態環境部公布第三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名單。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優秀案例在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和人水和諧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裴曉菲表示,今年以來,生態環境部組織篩選出了第三批38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這些案例在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和人水和諧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既各具特點,又各有側重。
他舉例說,北京清河、天津薊州區州河、江蘇揚州芒稻河、江西贛州尋烏水等注重“三水”統籌、系統治理,構建水生態環境保護新格局;安徽青弋江(宣城段)、廣東佛山高明河、云南怒江州獨龍江、寧夏黃河(銀川段)等注重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促進流域高質量發展;上海、江蘇、浙江共建的太浦河(含水鄉客廳),重慶、四川共建的銅缽河等注重跨界水體聯保共治,積極構建流域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內蒙古烏蘭木倫河(鄂爾多斯段)、山東黃河(東營段)、廣西桂林靈渠等注重建章立制,通過立法保障、空間管控、生態補償等長效機制建設,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據了解,東營市以頂層設計構建黃河“水機制”,制定修改了《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與修復條例》等6部生態保護類法規和《東營市沿黃生態長廊規劃(2021-2030年)》等政策規劃,深入推進“四水四定”和節水型社會建設,開展灘區“清四亂”行動,實施灘區內15個房臺村5646戶居民搬遷改造,并優化整合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地,積極推進建設黃河口國家公園,保護黃河口新生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棲息地。同時,弘揚以移民文化、濕地文化、紅色文化、石油文化等交融并存的黃河口文化,啟動20萬畝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2萬余畝重度鹽堿地實現破“堿”重生。
經過持續治理,黃河(東營市段)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21年以來黃河利津水文站、丁字路口國控斷面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入海總氮濃度同比改善10.32%;水生態穩定恢復,自然岸線率達80%以上,2023年互花米草實現動態清零,黃河刀魚(刀鱭)消失30年后重新出現,國家瀕危二級野生水生保護動物江豚近年來首次成群出現在黃河入海口,鳥類總量由1992年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3種,成為“鳥類國際機場”;灘區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黃河灘區房臺村改造搬遷進展順利,建設安置樓房6822套,實現了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審簽:魏 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