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4-07-17 10:06:07
原標題:山東豆橛子,賽過大蔥?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山東豆橛子,賽過大蔥?
來源:大眾日報
□ 本報記者 朱子鈺
這個夏天,山東豆橛子名聲如雷貫耳。《山東車牌之歌》的余熱還未散去,《山東豆橛子之歌》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遍各地,引發了現象級關注。
有人說,6月到8月,山東人的一日三餐是這樣的:早上豆橛子拌面、中午豆橛子炒肉、晚上涼拌豆橛子。頓頓豆橛子的配置讓他們產生了幸福的煩惱,“吃不完,真的吃不完”……無奈又具喜感的畫面頻頻上演。
山東人與豆橛子“相愛相殺”、山東人被豆橛子“逼瘋”等成為網絡熱議話題。鋪天蓋地的討論與解讀之下,豆橛子有望與大蔥并駕齊驅,成為下一個網紅“省菜”。作為日常蔬菜,山東豆橛子緣何紅透半邊天?
豆橛子大有來頭
從客觀條件看,離不開悠久歷史的傳承。豆橛子,其實就是長豆角,又叫豇豆。因為山東方言的發音“豆jue子”而獲此網名。豇豆成為夏季餐桌上最常見的菜品,得益于其耐旱、耐瘠、適應性強等特點,也源于深厚的歷史沉淀。
在我國,舶來品豇豆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它的身影時常閃現在典籍之中。李時珍稱贊:“此豆可菜、可果、可谷,備用最好,乃豆中之上品。”此外,關于豇豆功效的記載也頗多。《滇南本草》載:豇豆“治脾土虛弱,開胃健脾”。《本草綱目》提到豇豆“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營衛,生精髓”。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更懂得其中益處,豇豆富含優質蛋白質以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配合多樣的烹飪手法,補充營養之外又可成為美味佳肴,可謂一舉兩得。
蔬食有節,山東人的夏天被豆橛子支配,是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人們持續選擇與適應而沉淀的飲食習慣。春吃葉、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自古以來,中國人飲食講究時令。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司歲備物”的概念,即遵循大自然的陰陽氣化與節氣變化采備藥物和食物。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對飲食的要求除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之外還要講究“不時,不食”。西漢大臣甚至認為:“不時之物,有傷于人”。過去,應時令、按季節的吃法既有順應自然規律的飲食哲學,也有蔬菜栽培技術和運輸條件的制約,于是人們形成了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生存智慧,根據時令的食材變換花樣。
經過現代化技術的培育,豆橛子已是名副其實的高產量蔬菜,好養活收成多。不同品種的豆橛子平均畝產量為4000斤到6000多斤不等。即便只在地里種上兩架,也會在收獲的季節迎來一茬又一茬的成果。因為愛吃時令菜的習慣延續至今,所以山東人冬天的餐桌上絕對有大白菜,夏天肯定少不了豆橛子。
成名于段子
默默無聞的豆橛子一舉成名,直接推動因素是關于它的段子在互聯網上爆火。當下,山東人與豆橛子的故事創作,成為短視頻平臺上炙手可熱的內容賽道。這類視頻有著相同的敘事邏輯:夏天豆橛子大豐收,多得吃不完,但勤勞樸實的山東人不會浪費每一根,將其做成豆橛子餡包子等多種樣式的美味,和家人一起分享。但再好吃的菜也禁不住一直吃,于是有人產生幸福的煩惱。他們將這樣的情緒創作成小視頻,各式各樣的段子精準描繪,得到了山東網友強烈呼應。
博主吳迪的視頻“山東人飯桌現狀”頗具代表性,獲得了103.7萬點贊。視頻中,博主問自己的母親:“今晚吃什么,地蛋燉排骨嗎?”媽媽回答:“燉個豆橛子吧”。隔天又問,母親舉著一把豇豆波瀾不驚地說:“涼拌個豆橛子。”此后還出現了吃豆橛子包子、鄰居來送豆橛子的劇情,讓人忍俊不禁。段子雖然有夸張戲謔的成分,但評論區的大多數網友留言稱:一定程度上與現實相符。還有人表示,自己回娘家,媽媽做了好幾盤豆橛子,臨走時又讓帶走一大把豆橛子。
這類視頻的看點是不同年齡層人群理念的“沖突”。年輕人生長于“蔬菜自由”的時代,享盡農業發展的福利,栽培技術先進、交通運輸便利,能吃到反季節蔬菜并不是難事。且現如今蔬菜種類繁多,他們已經習慣了餐桌上不重樣的吃法。相比之下,老一輩人還堅持原有的飲食習慣,夏天該吃什么、冬天要買什么,他們有自己的計劃表,無論花樣如何繁多,在他們的飯桌上,有幾樣蔬菜總常見。當“吃啥有啥”與“有啥吃啥”相遇,不同的生活理念與飲食習慣相碰撞,產生分歧也就在所難免。
段子來源于生活,又不是生活的全部真相。豆橛子是山東人割舍不掉的夏日代表菜,這背后是祖祖輩輩與其惺惺相惜建立的革命友誼,特別是在物資匱乏的時代,生命力頑強的豆橛子功不可沒。
或許,山東人頓頓不離豆橛子沒有短視頻段子描述得那么夸張,但可以肯定的是,與齊魯地方風情相勾連,豆橛子日漸成為山東人心中揮之不去的文化符號、情感符號。山東人表達熱情好客時,“等會兒,我給薅一把豆橛子”成為上榜語錄。有網友表示,雖然夏天頓頓吃豆橛子的經歷不堪回首,但那一口獨特的家鄉味卻在心中揮之不去。豆橛子涼面、豆橛子燉肉、豆橛子炒茄子……這些家常菜是地地道道的山東味道,不吃還怪想。
后勁在產業
作為蔬菜大省,山東豆橛子的網紅之路必然離不開產業的堅實基礎,有足夠的底氣實現“豆橛子自由”。網友總結山東為“種菜山東”,這絕非浪得虛名。
山東蔬菜在品質、影響力、技術優勢等方面都遙遙領先。章丘大蔥、金鄉大蒜、萊蕪生姜、鄒城蘑菇……是響當當的地理標志品牌。20世紀80年代,壽光人最先將冬暖式蔬菜大棚引進山東實驗推廣,讓山東人領天下之先,開啟了蔬菜科技之路。“中國蔬菜第一縣”聊城莘縣有40萬人從事蔬菜產業,每天的蔬菜外運量十分龐大。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統計,但可以肯定山東豆橛子產量應該居于前列,也是山東重要的農產品之一。
在齊魯大地,小小的一根豆橛子,背后可能是帶動村民致富的“錢袋子”,擁有強大的后勁。比如在成武縣白浮圖鎮,豆橛子是當地菜農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已發展成集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十億元級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三十萬畝,各類小型加工廠一百余家。農民把豆橛子種得好,一到豐收的季節這里便擠滿了收購商,好不熱鬧。
山東人與豆橛子的“愛恨情仇”背后其實是蔬菜大省人們發自內心的踏實與幸福,即便吃菜不用愁了,也會堅持給豆橛子在飯桌上留下一席之地。
□ 本報記者 朱子鈺
這個夏天,山東豆橛子名聲如雷貫耳。《山東車牌之歌》的余熱還未散去,《山東豆橛子之歌》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遍各地,引發了現象級關注。
有人說,6月到8月,山東人的一日三餐是這樣的:早上豆橛子拌面、中午豆橛子炒肉、晚上涼拌豆橛子。頓頓豆橛子的配置讓他們產生了幸福的煩惱,“吃不完,真的吃不完”……無奈又具喜感的畫面頻頻上演。
山東人與豆橛子“相愛相殺”、山東人被豆橛子“逼瘋”等成為網絡熱議話題。鋪天蓋地的討論與解讀之下,豆橛子有望與大蔥并駕齊驅,成為下一個網紅“省菜”。作為日常蔬菜,山東豆橛子緣何紅透半邊天?
豆橛子大有來頭
從客觀條件看,離不開悠久歷史的傳承。豆橛子,其實就是長豆角,又叫豇豆。因為山東方言的發音“豆jue子”而獲此網名。豇豆成為夏季餐桌上最常見的菜品,得益于其耐旱、耐瘠、適應性強等特點,也源于深厚的歷史沉淀。
在我國,舶來品豇豆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它的身影時常閃現在典籍之中。李時珍稱贊:“此豆可菜、可果、可谷,備用最好,乃豆中之上品。”此外,關于豇豆功效的記載也頗多。《滇南本草》載:豇豆“治脾土虛弱,開胃健脾”。《本草綱目》提到豇豆“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營衛,生精髓”。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更懂得其中益處,豇豆富含優質蛋白質以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配合多樣的烹飪手法,補充營養之外又可成為美味佳肴,可謂一舉兩得。
蔬食有節,山東人的夏天被豆橛子支配,是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人們持續選擇與適應而沉淀的飲食習慣。春吃葉、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自古以來,中國人飲食講究時令。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司歲備物”的概念,即遵循大自然的陰陽氣化與節氣變化采備藥物和食物。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對飲食的要求除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之外還要講究“不時,不食”。西漢大臣甚至認為:“不時之物,有傷于人”。過去,應時令、按季節的吃法既有順應自然規律的飲食哲學,也有蔬菜栽培技術和運輸條件的制約,于是人們形成了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生存智慧,根據時令的食材變換花樣。
經過現代化技術的培育,豆橛子已是名副其實的高產量蔬菜,好養活收成多。不同品種的豆橛子平均畝產量為4000斤到6000多斤不等。即便只在地里種上兩架,也會在收獲的季節迎來一茬又一茬的成果。因為愛吃時令菜的習慣延續至今,所以山東人冬天的餐桌上絕對有大白菜,夏天肯定少不了豆橛子。
成名于段子
默默無聞的豆橛子一舉成名,直接推動因素是關于它的段子在互聯網上爆火。當下,山東人與豆橛子的故事創作,成為短視頻平臺上炙手可熱的內容賽道。這類視頻有著相同的敘事邏輯:夏天豆橛子大豐收,多得吃不完,但勤勞樸實的山東人不會浪費每一根,將其做成豆橛子餡包子等多種樣式的美味,和家人一起分享。但再好吃的菜也禁不住一直吃,于是有人產生幸福的煩惱。他們將這樣的情緒創作成小視頻,各式各樣的段子精準描繪,得到了山東網友強烈呼應。
博主吳迪的視頻“山東人飯桌現狀”頗具代表性,獲得了103.7萬點贊。視頻中,博主問自己的母親:“今晚吃什么,地蛋燉排骨嗎?”媽媽回答:“燉個豆橛子吧”。隔天又問,母親舉著一把豇豆波瀾不驚地說:“涼拌個豆橛子。”此后還出現了吃豆橛子包子、鄰居來送豆橛子的劇情,讓人忍俊不禁。段子雖然有夸張戲謔的成分,但評論區的大多數網友留言稱:一定程度上與現實相符。還有人表示,自己回娘家,媽媽做了好幾盤豆橛子,臨走時又讓帶走一大把豆橛子。
這類視頻的看點是不同年齡層人群理念的“沖突”。年輕人生長于“蔬菜自由”的時代,享盡農業發展的福利,栽培技術先進、交通運輸便利,能吃到反季節蔬菜并不是難事。且現如今蔬菜種類繁多,他們已經習慣了餐桌上不重樣的吃法。相比之下,老一輩人還堅持原有的飲食習慣,夏天該吃什么、冬天要買什么,他們有自己的計劃表,無論花樣如何繁多,在他們的飯桌上,有幾樣蔬菜總常見。當“吃啥有啥”與“有啥吃啥”相遇,不同的生活理念與飲食習慣相碰撞,產生分歧也就在所難免。
段子來源于生活,又不是生活的全部真相。豆橛子是山東人割舍不掉的夏日代表菜,這背后是祖祖輩輩與其惺惺相惜建立的革命友誼,特別是在物資匱乏的時代,生命力頑強的豆橛子功不可沒。
或許,山東人頓頓不離豆橛子沒有短視頻段子描述得那么夸張,但可以肯定的是,與齊魯地方風情相勾連,豆橛子日漸成為山東人心中揮之不去的文化符號、情感符號。山東人表達熱情好客時,“等會兒,我給薅一把豆橛子”成為上榜語錄。有網友表示,雖然夏天頓頓吃豆橛子的經歷不堪回首,但那一口獨特的家鄉味卻在心中揮之不去。豆橛子涼面、豆橛子燉肉、豆橛子炒茄子……這些家常菜是地地道道的山東味道,不吃還怪想。
后勁在產業
作為蔬菜大省,山東豆橛子的網紅之路必然離不開產業的堅實基礎,有足夠的底氣實現“豆橛子自由”。網友總結山東為“種菜山東”,這絕非浪得虛名。
山東蔬菜在品質、影響力、技術優勢等方面都遙遙領先。章丘大蔥、金鄉大蒜、萊蕪生姜、鄒城蘑菇……是響當當的地理標志品牌。20世紀80年代,壽光人最先將冬暖式蔬菜大棚引進山東實驗推廣,讓山東人領天下之先,開啟了蔬菜科技之路。“中國蔬菜第一縣”聊城莘縣有40萬人從事蔬菜產業,每天的蔬菜外運量十分龐大。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統計,但可以肯定山東豆橛子產量應該居于前列,也是山東重要的農產品之一。
在齊魯大地,小小的一根豆橛子,背后可能是帶動村民致富的“錢袋子”,擁有強大的后勁。比如在成武縣白浮圖鎮,豆橛子是當地菜農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已發展成集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十億元級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三十萬畝,各類小型加工廠一百余家。農民把豆橛子種得好,一到豐收的季節這里便擠滿了收購商,好不熱鬧。
山東人與豆橛子的“愛恨情仇”背后其實是蔬菜大省人們發自內心的踏實與幸福,即便吃菜不用愁了,也會堅持給豆橛子在飯桌上留下一席之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