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
2024-06-23 19:40:06
原標題:山東生態援藏綠了南木林
來源:舜網
原標題:山東生態援藏綠了南木林
來源:舜網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雪域高原上,超過30厘米高的大面積植被就可以叫做“森林”,克服高原上風沙大、蒸發量大的氣候特點造林4萬畝,山東濰坊援藏干部在日喀則市南木林縣用了二十多年時間。
二十年前的南木林縣,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風吹石頭跑,地上不長草,氧氣吃不飽,惡劣的自然環境嚴重影響了全縣各族群眾生產生活。2002年,山東濰坊援藏干部抵達南木林縣,面對周圍的一片光禿,大力開展植樹造林,誓把高原變綠洲。從那時起,一批批濰坊援藏干部人才前赴后繼,以一茬接著一茬干、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毅力決心建成了世界屋脊上的“塞罕壩”。
6月19日,“援藏30·魯藏同行”媒體采風團跟隨濰坊援藏干部來到南木林縣雅江北岸生態林區,登上瞭望臺,放眼望去,群山腳下平谷鋪綠,雅江北岸昔日荒灘換新顏。“一開始在南木林種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雅魯藏布江和南木林的母親河湘河交界的這個地方,風沙非常大,援藏工作組發現當地群眾對于種樹也非常迫切,但是長期以來形成一個理念,就是說只管種不重管,就是種樹和栽樹雖然多,但是成活率非常低。”濰坊第八批援藏工作組領隊,南木林縣委常務副書記、常務副縣長李連平告訴記者,濰坊援藏干部充分發揮對口支援的優勢,先從縣城造林綠化開始,打造了濰坊林卡,從濱河濕地公園開始種樹,讓綠色首次走進了南木林縣城,一舉打破干部群眾長久以來“高原種不活樹”的思想禁錮。
濰坊第八批援藏工作組領隊,南木林縣委常務副書記、常務副縣長李連平
“后來我們又從南木林縣城到艾瑪大橋這41公里路段打造綠色通道,逐步培養群眾對于造林綠化的管護意識。”李連平告訴記者,從2008年起,在全縣實施三年造林綠化工程行動,針對雅江北岸惡劣環境總結出大苗、大坑、大水、深埋踏實“三大一深”栽植方法,三年栽植各類苗木近800萬株,造林綠化面積1.93萬畝。“通過加強后期管護,成活率達到80%以上,初戰告捷,有力地增強了干部群眾信心。”
開局良好起步有力,每年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在國省道、縣鄉道、縣城內道路兩側大量栽植柳樹、雪松、紫葉李等綠化樹種,讓南木林縣終于綻放綠意。“通過實地調研,我們在雅江北岸規劃了總面積80平方公里的生態示范區,經過歷批援藏干部的接續奮斗,到2024年,示范區累計投資2億多元,完成造林4萬畝,栽植新疆楊、榆樹、柳樹、藏川楊、小青楊、沙棘等苗木200萬株,建設綠色走廊林網、水渠100公里,形成了集沙地、濕地、草地、樹林等自然景觀于一體的生態建設大格局。”南木林縣林草局工作人員朱沖沖對記者說,由于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近年來生態示范區野生動物的種類明顯增多,“主要有紅狐、鹿、黑頸鶴,黑頸鶴的話,通過近年來的監測,能明顯感覺到它的越冬時間在拉長,數量也在逐年增長。”
巨大的生態效益更讓周邊群眾踏上了“致富路”,示范區周邊5000余畝荒地成為良田,2萬余畝耕地得到充分保護,土豆、青稞、油菜等主要作物產量大幅提升。李連平告訴記者,在雅江北岸生態示范區樹木的管護過程中,濰坊援藏組結合當地群眾就業,專門成立了植樹造林的營造林合作社,帶動群眾學會苗木管護,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并增加收入。南木林縣柳果村營造林合作社成員扎西多吉告訴記者,他們這個村子從2011年就開始參與到雅藏北岸生態示范區的種植,已經掌握到了林木種植的一技之長,2019年成立并加入合作社,社員們已經分紅了37萬元。“我們全村有115戶,加入到合作社的就有74戶,村里有一個苗圃基地,平常大家都有事做有活干,村里人很少有到外地打工的,因為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和增收。”
南木林雅江北岸生態示范區作為生態援藏的典型,已經成為山東濰坊援藏的一張亮麗名片。李連平透露,眼下濰坊援藏正引導當地干部群眾大力發展林業生態經濟,在恰熱村建設890畝苗圃基地,培育藏川楊、竹柳、榆樹、新疆楊等多種優質苗木,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功。在南木林鎮、艾瑪鄉,投資近百萬元栽植榛子林40余畝,成活率達到90%以上,進入盛果期后每年將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經濟林的發展壯大,讓群眾從依靠種樹、管樹干活掙錢,轉變到靠賣生態產品、賣土特產、賣優美環境賺錢,將不斷釋放生態效益,促進南木林縣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 記者 楊新會)
原標題:山東生態援藏綠了南木林
作者:楊新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