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24-06-21 17:15:06
原標題:未來餐桌上的“海洋奇跡”!
來源:CCTV對話
原標題:未來餐桌上的“海洋奇跡”!
來源:CCTV對話
我們生活的這顆藍色星球上,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不僅承載著生命的誕生,也為人類提供著豐富的食物資源。中國作為水產養殖第一大國,可養殖的海域超120萬平方公里。養殖水產品占世界水產品總量的60%以上,養殖種類達到300種以上,長期穩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超過45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在中國漫長的海岸線上,無數的人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讓一望無際的大海變成讓人心向往之的藍色糧倉。什么是藍色糧倉?藍色糧倉又如何在豐富著我們的中國飯碗?
6月18日,《對話》現場迎來了幾位將漁業挺進了深遠海的代表性嘉賓:
他們是:
陳 丹 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尉 巖 山東海洋集團耕海科技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
蔡春有 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韓立民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寧波大學東海研究院首席專家
宋賢成 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副局長
“藍色糧倉”是什么?
韓立民:藍色糧倉是一個心理概念,它是相對于陸地的綠色糧倉而言的,地球71%被海水所覆蓋,從太空中看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星球,因此我們依托海洋所生產的各種生物產品稱之為藍色糧倉。藍色糧倉是以海魚和海洋為依托,以海洋生物資源為開發對象,以海洋科學技術為主要支撐,涵蓋著海水苗種、海洋生產資料供應、海工裝備、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海洋水產品加工以及相關的冷鏈物流和銷售等各個產業。
“小房子”到“大別墅”
陳丹:我們是桁架式網箱的恒燚一號。在技術上的升級主要體現為智能化、自動化和傳感器。這個裝備有6萬方,這里大概一個立方的水養20公斤的魚,它的深度是20米到50米左右的海區,整個海區的環境對魚的生長非常好。
尉巖:這是耕海一號一期項目,這個網箱離岸兩公里,是三瓣花的造型,從空中看非常漂亮的。它的定義是科研、科普教育和文旅結合的綜合體。在這里我們做了很多實驗,首先要驗證在深海中裝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同時還測試大量的自動化、智能化裝備,及在深遠海養殖什么魚種最合適。養殖過程中,我們大量收集養殖數據,為后續規模化生產提供參考。
蔡春有:這是2019年投放在廣東珠海的桁架式、半潛式網箱,也是中國第一代海洋牧場的裝備,以養殖和旅游結合,底下做養殖,上面作為旅游,在海上做了一些旅游的配套。
老百姓餐桌上的魚“芯片”?
陳丹:我們是從2002年開始做種蝦,原來是靠進口,進口的種蝦一是貴,二是周期較長,對于種苗的供應比較(難),所有的種蝦都來源于外國,非常被動。所以我們要研發和選育這個種。實際上很艱難,南美白對蝦90年代都是從美國進口,因為這條種蝦研究周期較長,一定要通過六代的選育,才有資格申請說這是中國的種蝦。南美白對蝦是對中國來說是非常新的品種,我們在這個種選育是空白的,所以整個產業的產業脖子都卡在別人身上,這也制約了整個產業的發展。我們從2002年開始到2010年,拿到了中國第一條種蝦,就是中芯一號,也填補了國內空白。
尉巖:斑石鯛,這條魚養殖的經濟價值非常高。這個魚本身體型好,出肉率高,味道很鮮美,但是它不能全周期在海里進行養,養殖效率就會降低。我們現在迫切需要一條能夠長時間、全周期(不斷提供價值的魚)。我們現在建設了中國北方最大的海洋種業繁育基地——中國北繁基地,也是在多個品種上對魚的苗種進行研發,不光是石斑類、鯛科的魚,還有鰤科的魚都可以培育和儲備,將來哪一條魚在海洋里效率最高就把它推到市場。
蔡春有:石斑魚我們進行雜交,2017年被國內選定了第一條新品種,這條魚在國內每年年產值100多億。這條魚沒有出來的時候,石斑魚都是高價位。包括東星斑那,是在2007年開發出來的,原來東星斑一斤要300—400塊,現在也就100多塊。現在東星斑在海南的產值也是100多億。我們國內現在要建海上糧倉,要建設大型的海洋牧場,那肯定種業先行,有了好的種,我們就有底氣往深海的地方去養魚。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CCTV財經《對話》
6月22日 21:30即將播出
《“藍色糧倉”讓浩瀚海洋變良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