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泰安日報
2024-05-08 09:51:05
原標題:我市摘得“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
來源:泰安日報
原標題:我市摘得“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
來源:泰安日報
□記者 鄭凱 通訊員 李燕
近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下發《關于授予濟南市等市、縣(市、區)“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的通報》,我市因開展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成效顯著,多項指標在全省排名靠前,被授予“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稱號,全省共6個市、10個縣(市、區)獲此殊榮。
城市安寧有扎實基礎
城市不單單是鋼筋水泥的物理構造,還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市日臻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改善著人們的生活環境。2023年,全市投資51.38億元,開工城市道路26.15公里,建設公共停車位2142個,其中泰城實施5項道路續建工程、7項道路新建工程,擂鼓石路等城市“卡脖子”路段順利通車,打通了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
我市著力加強公用設施建設,抓好水熱氣暖等關乎群眾幸福感的“身邊事”。泰城供熱企業主管網實現貫通連結,萊熱入泰、引黃入泰等重點工程全力推進,金園小區供熱智能節能化改造完工。2023年,全市更新改造供水管道59.26公里、燃氣管道109.43公里、供熱管道36.44公里,加裝燃氣用戶端安全設施24.99萬個,城市綜合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城市安寧有了扎實基礎。
城市環境更加美好
被稱為城市“銹帶”的老舊區域承載著城市的記憶,刻印著發展的足跡,如何讓“銹帶”變“秀帶”?我市因地制宜探索完善城市更新項目,在不斷傳承城市文脈的基礎上,深入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激活老城區發展新動能。我市成立市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按照“先體檢后更新”的實施路徑,科學構建“57+18+7”泰安特色城市體檢指標體系,形成“1表3清單”的體檢報告及六大問題清單;高質量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劃定八大重點區域、六個重點更新片區,深入謀劃了老舊住宅區宜居改造、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公共服務設施補短板等10類更新任務,形成400余個儲備項目。我市還加快城市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2023年,全市新開工棚改項目7個、3006套,開工率100%;基本建成3819套,基本建成率達189.6%。開工改造老舊小區366個、457.28萬平方米,惠及群眾4.9萬戶,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專項債7.76億元。
我市編制《泰安市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2023年,全市城區(縣城)新增城市清潔取暖238.64萬平方米、完成農村清潔取暖改造8.53萬戶,在財政部、住建部等四部門印發的《關于中央財政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資金績效評價結果有關情況的通知》中獲A級評價,排名全省第二,國家清潔取暖試點圓滿收官。此外,我市還編制《泰安市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全市新增海綿城市建成面積8.79平方公里。
城市發展更有特色
泰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做好保護與傳承工作,需處理好歷史與現代的關系。我市持續推動歷史文化保護取得新進展,《泰安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辦法》《泰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頒布實施。2023年,全市新公布歷史建筑24處,32處民居入選省傳統民居保護利用試點;2個歷史文化名鎮、5個歷史文化名村、24個傳統村落均被列入保護名錄。
城鄉融合發展是持續釋放城市發展活力的重要抓手,我市城鄉融合發展勢頭良好。2023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6.45%,增長1個百分點。小城鎮創新提升行動試點成果突出,泰安市成功申報6個省級試點鎮,各試點鎮均編制了行動實施方案,各縣(市、區)建立領導對口聯系試點鎮工作機制,全市6個試點鎮設置的52個重點項目正按計劃順利推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