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
2024-04-03 10:36:04
原標題:項目強省會|應用“四新”技術 加快數字化轉型 山東高速公路展現澎湃“創新力量”
來源:舜網
原標題:項目強省會|應用“四新”技術 加快數字化轉型 山東高速公路展現澎湃“創新力量”
來源:舜網
芳菲四月,春意盎然。在濟南大北環黃河特大橋施工現場,山東高速建設者正加緊進行緊纜施工,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獨塔雙跨自錨式懸索橋。在濟菏高速改擴建項目中,建設者利用新技術,解決漿噴樁材料、結構協同設計關鍵工程問題。引入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成功應用橋梁拼寬改造技術,顯著提高連接性能和整體穩定性,是省內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首次應用。
“從鋼絲材料到混凝土凝結時間,從施工工藝到收費方式,從降本增效到智慧化升級……山東高速公路的創新潤物無聲,無處不在。”山東高速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山東高速建設者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實體產業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讓高速公路上的“創新力量”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科技創新讓高速公路更“親民”
“請將通行卡投入托盤,通行費××元,請出示付款碼,我掃您。”在濟菏高速平陰收費站,這樣的智能語音提示已經成為新常態。建設者通過云技術、云資源等多種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在平陰收費站成功打造了新一代收費架構,實現了車道收費的高效、智能化管理。這一創新變革不僅提高了收費站的工作效率,更讓司乘人員享受到便捷而快速的通行體驗。
山東正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成偉稱,這種以信息技術驅動的服務升級,不僅優化了收費流程,還提高了收費站運營效率,節約運營成本。預計到2024年底,隨著濟菏高速改擴建實現雙向通車,沿線所有收費站都將實現智慧升級。
當你駕車駛出濟青中線淄川南收費站,經過匝道處標有“ETC預交易”的門架,駛入收費車道時,收費欄桿會快速抬起,LED跑馬燈亮起綠色提示,車輛順暢通過。這得益于新一代云收費系統的應用,ETC交易時間縮短60毫秒。
相較于傳統收費站,智慧云收費站還實現了“窄島寬道”。收費崗亭被集顯示屏、攝像頭等裝備于一身的一體機所替代,收費島由2.2米改為1.5米,通行車道增加35厘米,更便于車輛通行,有效提升通行效率。
收費站通暢與否,是決定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的第一道關口。山東高速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運營管理業務深度融合,形成智慧云收費站成套技術和建設標準,研究成果獲評國際先進水平。2023年,山東高速以淄博西、崮山等收費站為試點,穩步推廣匝道預交易、ETC車道雙天線、自助發卡繳費等新一代技術,共建成33個智慧云收費站,整體通行效率提升30%以上。
除了收費站,隧道限速也是影響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的因素之一。山東高速在濟青中線濟濰段全線隧道進出口設置遮光棚洞、鏤空明洞,減少“黑白洞效應”。采取智慧調光、智能消防、拓寬側壁等一系列舉措,提升了隧道內行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諸多“黑科技”加持,讓濟青中線濟濰段成為全國首條隧道不降速通行的高速公路。
在濟青中線濟濰段,建設者利用完善的監測感知、可靠的應急處置、實時預報預警等技術手段,共建設90余類、11000余套涵蓋感知、監測、誘導、發布等功能的外場設施,實現車輛精準調度和引導,保障行車安全和道路暢通。以“毫米波雷達+視頻”為核心的雷視融合路側感知系統,實現“全時全天候車道級”路面交通事件感知,關鍵事件感知準確率達到97%以上;在特大橋、隧道、高陡邊坡等重點位置,還設置了測量機器人、多元傳感器等設備,實現各類環境參數、異常事件、設施狀態等數據實時采集。
這些信息全部匯總至路網管理智慧大腦。依靠強大的算力和算法,路網管理智慧大腦在毫秒間就可以對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同步完成異常事件自動報警和應急救援資源自動調配,同時將預警信息“一鍵發布”至情報板、APP、微信小程序、微博等。
山東高速公路的創新已經深入到所有產業板塊,以路為基,重點突破,深挖數據價值,在智慧交通、數據資產運營等領域催生出新動能、新業態和新模式。
以ETC產業為例,山東高速在全國首創ETC互聯網發行模式,ETC總發行量超過3000萬件。為將ETC數據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實現價值創造,山東高速創新開拓無感加油、智慧停車、智能洗車等綜合服務,構建全國領先的ETC產業生態圈,將ETC應用場景從“路上”延伸至“路下”。除此之外,智慧大腦、云收費、智慧隧道等“硬實力”智慧交通解決方案,在國內多個省份得到推廣應用;通匯對公支付結算等平臺蓬勃發展,產業互聯網實現“破題”……
科研投入加快創新步伐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僅2023年,山東高速就承擔了60項省部級以上研發計劃,40余項科技成果獲評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8項科技成果榮獲省部級獎項,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創新成績單非常亮眼。
科研投入是提高創新能力的基本前提和保證。山東高速2023年在科研投入方面再創新高,投入經費超過50億元,居省屬企業前列。
在山東高速全壽命周期BIM 技術應用研發中心,科研人員正忙著工程數字化智能設計平臺的研發。科研人員感受最深的,除了充足的經費保障,還有日趨完善的經費使用機制,讓大家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研發工作中。一年間,研發中心已完成“基于BIM+GIS的公路基礎設施自動化健康安全監測及預警平臺關鍵技術研究”“數字孿生公路關鍵技術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多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及以上水平。
在山東高速旗下的鐵建裝備公司,智能生產工廠里每10分鐘就有一塊CRTSⅢ型軌道板下線,工藝水平和生產效率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山東通維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運維平臺實現了對高速公路上20余萬臺(套)機電設備的實時監控、故障識別、智能告警、遠程維修以及自動派單。因為創新能力強、核心技術領先等,這兩家公司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為了引智借腦,山東高速持續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推進技術聯合攻關、成果聯合轉化,將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企業創新發展優勢。2023年,通過產學研合作等方式,200余項科研成果實現了轉化,因科技創新增加營業收入達40億元。參與組建的“車路一體智能交通全國重點實驗室”在2023年正式獲批,成為我國道路交通運輸領域首個全國重點實驗室。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累計達到79家,進一步推動了創新要素的匯聚、關鍵技術的突破和科研成果的轉化。
“四新”技術賦能工程建設
奔騰黃河水,滔滔向東流。正在建設中的濟南大北環黃河特大橋項目,創新采用了鋼-UHPC輕型組合橋面技術,解決了傳統正交異性鋼橋面板鋼結構疲勞開裂和鋪裝層頻繁破損兩大難題。使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正是山東高速研發的一種具有超高強度、韌性和耐久性的新型水泥基復合材料。目前,超高性能混凝土已在沾臨黃河特大橋、濟青中線濰河特大橋等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山東高速大力研發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裝備,用創新力量激發澎湃動能,推動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
濟菏高速改擴建大清河特大橋項目中,建設者在澆筑過程中應用了“深基坑監控系統”,可實時顯示基坑位移、變形等數據,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品質。臨滕高速項目隧道類型多,巖體地質結構復雜多變,面臨多種安全風險挑戰。山東高速聯合相關院校研發出智能地質編錄機器人和便攜式地質編錄裝備,建立隧道數字孿生智能管控平臺,實現隧道安全智能建造。
濟南東繞城高速改擴建項目的新型砼護欄自動噴淋養生裝置可實現自動化行走、全覆蓋養生,解決了傳統人工養護存在的不及時、不均勻等問題,在節約水資源的同時,有效提升護欄質量。
如今,一系列性能可靠、先進實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在山東高速多個重點項目上大放異彩。2024年,臨臨高速、濟南大北環、嵐山港區疏港高速、濟菏改擴建、濟南東繞城小許家至機場段改擴建、東青改擴建6個項目要確保建成通車,一系列“四新”技術的創新應用,將為高速公路建設賦能增效。
從一條條穿山隧道到一座座跨河大橋,山東高速建設者的每一次作業都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從全國首個實現自我中和的“零碳服務區”到全國首條零碳智慧高速公路,山東“零碳高速”建設領跑全國。從積極開展廢舊路面、護欄等材料再生利用到煤矸石、石墨尾礦、赤泥等固廢綜合利用,山東高速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實現了雙贏。一條條充滿生機的綠色之路縱橫交錯,一條條“生態走廊”撲面而來,交織出一幅幅“暢享美好交通生活”的優美畫卷。
原標題:應用“四新”技術 加快數字化轉型 山東高速公路展現澎湃“創新力量”
作者:戴升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