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1日訊“禮運東方——山東古代文明精粹”特展于2023年10月18日至2024年2月18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展覽結束后,文物回歸,在山東博物館繼續展出。
這次展覽聯合山東省內52家博物館,展出文物400余件(套),可以說這是一次山東省內精品文物的“集結式”展出。這些文物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明清時期,完整地呈現出山東古代文明綿延不斷的發展脈絡。
展覽內容仍然延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禮運東方”的核心,但是在結構和細節上進行了一些調整,首先增加了我們本館的竹簡、甲骨、魯王朱檀墓出土的文物等40余件珍貴文物,以及泰安市博物館收藏的“泰山八寶”“琺瑯五供”等重點文物,同時增加50余幅輔助版面,5處多媒體展示,對重點文物進行解讀,使展覽內容更加豐富。同時展覽形式根據內容和展廳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重新設計。
八角星紋彩陶豆
紅陶獸型壺
第一部分:日出初光 飾節以禮。展出從北辛文化到龍山文化的陶器,展示了山東史前一脈相承的發展,脈絡。
黃玉牙璧
第二部分:海岱惟青 玉禮四方。展示新石器-戰國時期山東發達的玉器文明(包含骨、牙器、水晶、玻璃等材質)。從這些器物可以推測,山東龍山時代可能已經形成了早期中國的基本禮儀制度。
亞丑鉞
第三部分:王禮在魯 天下傳之。山東地區擁有發達的青銅文明,從岳石文化(約公元前1900-前1600年)時期,商周時期到春秋戰國時期,因方國眾多,各地青銅器工藝也各有特色、自成體系,紛繁多彩。
奉天誥命盒
第四部分:俾侯于魯 煒煒煌煌。古代山東有著豐富的封國文化和當時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本單元并將近年出土、以及山東省內各文博機構所藏漢代以后的歷代精品文物涵括在內,從中折射出中華文明歷史進程中的山東古代文明的獨特貢獻。
第五部分:稱工北朝 東方微笑。本單元展品包括具有代表性的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以及山東博物館館藏的蟬冠菩薩像。
第六部分:高山仰止 登泰觀海。這一部分主要展出的是山東獨特的孔子文化、泰山文化和海洋文化。
相信大家一定能在展覽中感受到山東古代文明的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