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4-02-19 09:35:02
原標題:《熱辣滾燙》青島拍攝!從爆火春節檔看青島對中國電影的影響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熱辣滾燙》青島拍攝!從爆火春節檔看青島對中國電影的影響
來源:海報新聞
大眾網記者 逄曉飛 青島報道
如果一個人一年只看一部電影,那么他大概率會選擇在春節期間走進電影院。
隨著電影院在中小城市地不斷下沉以及網絡的快速發展,電影社交化功能日益凸顯,以看電影的方式來完成過年的“儀式感”已然成為潮流,“春節檔”已經成為電影市場最看重的檔期之一。
雖然對中國電影市場而言,春節檔及其前身賀歲檔不過短短二十七年,但是其商業價值卻不容小覷。自2018年至今(除2020年),春節檔占年度總票房的10%左右,因此春節檔成為不少業內人士預測未來一年市場行情的風向標。
除商業價值外,春節檔也承載著觀影人的情感需求。從對《甲方乙方》的喜劇記憶,到對《流浪地球》系列的震撼、《瘋狂的外星人》的獨特、《刺殺小說家》的欣喜,再到對2024年春節檔《熱辣滾燙》的共情,一部部春節檔電影構成了很多人歲月的記憶。
起源:賀歲片成形 奠定歡樂基調
回顧春節檔的形成以及發展脈絡,會發現這一承載著合家歡功能的特殊檔期,實際上脫胎于曾經輝煌一時的賀歲檔。
1981年,港片喜劇《摩登保鏢》于春節前在香港上映,成為歷史上第一部被稱為賀歲片的電影。也就是從那時,賀歲片被默認為需滿足節日的歡樂氛圍。
1995年,成龍攜影片《紅番區》叩開了中國內地賀歲片歷史的大門,最終以3500多萬元的內地票房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這讓內地的電影人學到了一個新名詞——“賀歲片”。1996年、1997年,成龍乘勝追擊,接連上演《白金龍》與《義膽廚星》,同樣都是票房贏家。
賀歲片在內地票房上獲得的商業成就,深深震撼了內地電影人。他們很快意識到賀歲片是一個值得挖掘的新天地。
1997年12月24日,馮小剛攜喜劇電影《甲方乙方》,在歡笑中開創了內地賀歲檔的先河,取得3000萬元的票房,這部電影巨大的商業成功帶動了內地賀歲片的生產熱情,也刺激了觀眾的觀影熱情,賀歲片成了世人皆知的概念。
此后幾年,馮小剛又以電影《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大腕》奠定了內地賀歲檔的喜劇基調。觀眾對賀歲片的熱情,被“馮氏幽默”徹底點燃,頻頻攀升的票房就是觀眾對賀歲片最好的回應。
演變:春節檔接棒 營造多元氛圍
2002年至2009年間,雖然賀歲檔的電影類型被張藝謀導演的《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周星馳的《功夫》《長江7號》、陳可辛的《投名狀》等電影打破了喜劇一家獨大的格局,但是喜劇依然在賀歲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賀歲檔檔期由元旦前夕到春節結束,擴寬到了前一年十一月底至第二年三月。
2009年,原本定于元旦前同步全北美上映的《阿凡達》因各種原因被迫延期到2010年春節才上映。原本“春節不進電影院”的觀影習慣被打破,人們紛紛涌進電影院一睹3D電影的風采,上映當日,《阿凡達》全國票房便達到了3500萬元,電影票更是一票難求。
此后的兩年時間里,春節期間看好萊塢大片的觀影習慣逐漸形成,春節檔的概念也漸漸在市場的推動下清晰起來。2013年,周星馳的《西游·降魔篇》定檔大年初一,至此曾持續八九十天的賀歲檔濃縮成了七天的春節檔,屬于國產電影的春節正式開啟。
在2014年至2017年春節檔上映的電影中,依然保持著賀歲片定義的一線明星+大牌導演的“黃金搭檔”,電影的基調也被保守地圍繞輕松歡樂的氛圍。許多業內人士都認為喜劇才是性價比最高、中國春節檔市場接受度最高的題材。
直到2018年,題材嚴肅的《紅海行動》逆襲《唐人街探案2》奪得春節檔票房冠軍,春節檔喜劇片的地位才得以被撬動。而2019年,《流浪地球》的橫空出世,更是震撼了業界內外。
之后,春節檔電影不再僅僅只關注于“小我”的喜怒哀樂,而更多地反映著家國情懷與文化傳承的宏偉議題,文化的本土性得到更多彰顯和更具創新性的表達,也得到了更多觀眾情感的共情與審美的共鳴,顯現出對民族文化的自信。比如當賴以生存的地球不再宜居,國外的科幻片選擇的都是帶領人類前往新的生存家園,而《流浪地球》展現的是人類帶著地球去尋找宜居星系。這是深深植根于中國人心中的家國情懷,也是中華傳統文化內化與傳承的深刻體現。
春節檔電影作為一種新的春節潮流的文化意義和價值或許就在這里,它不僅是對我國電影生產觀念、制作技術以及類型探索的一種綜合試驗,也承載著文化的傳播與教育功能,在潛移默化中對觀眾產生深遠的影響。
新潮:春節檔加速 引爆中國大片
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前,這部電影幾乎不被看好:名不見經傳的小導演、沒有流量明星陣容、不被看好的國產特效技術、不符合春節檔喜劇調性的小眾硬科幻題材……尤其是科幻題材的設定,成為許多人降低預期的主要原因。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誕生,中國電影已經走過百年歷史,各種電影類型蓬勃發展,而最能代表中國電影工業水平的科幻電影,卻始終難以擺脫打著“科幻”旗號粗制濫造的標簽。優質科幻類型電影的長期缺席,成為影視行業亟需解決的尷尬問題。
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踩在諸多“雷點”的《流浪地球》一經上映便引爆了市場,以碾壓的優勢奪得了2019年春節檔票房冠軍。從此科幻題材的電影不再小眾,而是成功破圈,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此外,喜劇不再是春節檔的最強觀影底色,大牌導演+一線演員也不再成為票房的保證,隨著默認的行業“潛規則”與商業模式被打破,春節檔成為對電影更具包容性、更加成熟的檔期,同時也刺激著國產電影的良性發展,制作精良的國產電影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間。
細究《流浪地球》的成功,除故事本身具有獨特的想象力外,極具震撼的電影特效和場景設計,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現象級電影,《流浪地球》不僅填補了中國“硬科幻”電影類型的空白,也推動了中國電影工業化水平的進步。
2019年后,春節檔成為了中國電影探索新方向的試驗田,一部部叫好又叫座的中國式工業大片頻頻登上熒幕。2021年春節檔票房季軍《刺殺小說家》也在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里程中點燃了星星之火。在此之前,國外視效大片讓國產電影望塵莫及,數字化拍攝及后期制作成為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最大“痛點”。而《刺殺小說家》的成功,讓業內人士看到國產電影“一只腳邁進了電影數字化的門口”。
2023年,《流浪地球2》帶著更為精良的視效體驗,繼續引爆春節檔,再一次刷新了國產科幻電影天花板,也推動著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進一步成熟。
讓人欣喜的是,中國科幻電影不僅在國內取得了優秀的口碑和可觀的票房,也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比如《流浪地球》擊敗《小丑》《寄生蟲》等強勁對手摘得華鼎獎2019年全球最佳影片,打破了好萊塢科幻大片對全球科幻電影市場壟斷。
從2010年《阿凡達》上映時的“一票難求”,到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后的中國工業大片自由,春節檔開啟了中國硬科幻元年,也引領著中國視效大片的崛起與風靡,國產科幻大片逐漸替代國外影片成為觀眾的觀影首選。
如今提及中國科幻電影,人們腦海里也不再浮現出粗制濫造的陳舊印象,而是一部部比肩好萊塢科幻大片的視效盛宴。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離不開技術的硬核支撐。而作為中國科幻電影的新搖籃,《流浪地球》系列、《刺殺小說家》《封神第一部》的拍攝地——青島影視基地,在規劃之初就站位高遠,以比肩國際水平的姿態,建設了國內首個經英國松林認證符合國際標準的大型影視拍攝制作基地,建有40個國際標準攝影棚和32個置景車間,配建有水下制作中心、數字影音中心等。
在此之前,由于缺少先進拍攝設備,多數中國影片的后期制作不得不拿到國外制作。而青島影視基地的出現,為科幻電影的中國制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比如《流浪地球2》90%以上的場景都是在青島影視基地拍攝完成的,從劇本策劃到預演拍攝再到影片拍攝,全程按影視工業化流程推進,足以比肩《新蝙蝠俠》《星際迷航:奇異新世界》等影壇巨制的虛擬場景使用技術,讓導演在拍攝片場就能“所見即所得”。
再如《刺殺小說家》在青島影視基地拍攝時,集合了動作捕捉、面部表演捕捉、前期預覽虛擬拍攝、實拍階段虛實結合拍攝,在此之前還從未有國產電影集合如此多特效流程,是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中第一次完整使用虛擬拍攝技術的影片,為中國電影未來的制作實踐留下很多寶貴的經驗和方法。
細數從青島影視基地走出的春節檔影片,從2019年票房冠亞軍《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2021年票房季軍的《刺殺小說家》、2023票房亞軍《流浪地球2》,再到2024年的《熱辣滾燙》,一部部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佳作也見證著青島影視基地的發展。
導演郭帆坦言,在拍攝《流浪地球》時,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很多特殊道具的制作要學習國外團隊。而僅僅四年之后,在拍攝《流浪地球2》時,在東方影都就有了一個隨時待命的“精加工車間”,落實每一件道具。
青島影視基地既是中國電影工業化的見證者,也是一個工業化的“生產車間”。在青島影視基地誕生之初,正面臨中國電影產業轉型發展的歷史時刻。青島影視基地恰逢其時地擔負起了推動中國電影發展的新使命,重構著電影工業化的商業價值,也通過一部部春節檔爆款電影,講好中國故事,探索和挖掘傳統文化的優秀內核。
同樣在青島影視基地拍攝的2024年春節檔電影《熱辣滾燙》正在熱映,而關于青島影視基地的故事也將永遠“熱辣滾燙”。相信在未來,將有更多優秀的影片從這里走出,帶著青島影視基地的印記,在中國電影史和所有人的心中留下生動且精彩的一筆。
審簽:蘇昱如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