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客戶端
2024-02-03 18:33:02
原標題:威海式城市更新憑啥獲《焦點訪談》關注?做對了這幾點!
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
原標題:威海式城市更新憑啥獲《焦點訪談》關注?做對了這幾點!
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
記者 王皇
威海又一次出圈了!這一次火不在小紅書,而是到了《焦點訪談》。火的原因也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城市更新。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在城市從外延式發展進入到內涵式發展階段,城市更新成為擺在城市建設者、城市治理者前的一個新課題。
說實話,威海并不是城市更新的全國試點城市,相比省外的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省內的青島、濟南等特大城市,威海這座海濱小城沒有那么多的城中村,這一次威海的城市更新能被央視關注,憑的是什么?看過節目的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知道答案的人,不僅會被威海種草,更會被威海式的城市更新種草。這個答案,寫滿了“人”字——心里有人,“新”里有人,行里有人。
如果說城市更新是城市進入內涵式發展階段,城市治理者、城市建設者的必答題,那威海在回答這個問題時算得上優秀。《焦點訪談》節目中,威海在城市更新中做對了這幾道題。
第一,城市很大,要提升的地方很多,先更新哪里是一個問題。節目里講到了兩處更新,都很具代表性。一處是網友發現、集聚外地游客的火炬八街,一處是頗有當地市民煙火氣的老長峰農貿市場。
這兩處都有人氣,但也都有不便之處。前者是原始街道,建筑外立面顏色各異,還缺少留住人氣的景觀、餐飲等配套,后者是老式菜市場,無論內部還是周邊都是臟亂差。更新之后,火炬八街和老長峰農貿市場外在有了顏值,內在有了滿足更多人需要的配套,在選擇更新哪里時,威海懂流量,懂得游客和市民的需要,流量在哪里,城市的經濟活力就在哪里;威海還懂顏值,懂得網紅打卡地的設計搭配,也懂得留住城市煙火氣的樣子。因此,更新后不論是游客還是當地市民,都有了更高品質的游玩、生活空間,人氣沒有下降,還贏得了更多人的喜愛。
夏季的火炬八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震攝
第二,真正的考驗是更新的過程,在更新的過程中“改什么”和“不改什么”,威海的城市建設者們心里有一桿兒秤,做了對的選擇。
威海近些年的新晉打卡地火炬八街,原先只是一個面朝大海的普通街頭,但被網友們發現和《灌籃高手》中鐮倉高中前的海邊道口相似,在網上火起來后,懂流量的威海聘請專業設計團隊,在尊重街巷原有個性的基礎上進行了微更新。這些更新包括對建筑物外立面統一“美顏”,引入休閑餐飲、在最佳拍照位設立藝術化標志標牌。而沒有更新的,節目中還特別提到了,就是那棟八成會出現在火炬八街打卡人鏡頭里的馬賽克樓。
這是一座外墻為粉色打底、紅黃藍綠色塊點綴瓷磚的民居,恰好在下坡能看到海的拐角路口,和藍色大海形成鮮艷的對比色,極具出片效果。
威海高新區建設局火炬八街改造負責人孫琳說,一開始找李博士團隊做火炬八街整體方案規劃的時候主打清新效果,主要的建筑外立面以白色為主,但是其中有一個馬賽克的樓根據原先設計方案看比較突兀,計劃進行整體外立面的粉刷和修改。
在調研過程中,工作人員們發現很多游客都對這棟馬賽克樓情有獨鐘,而且這棟樓在照片和視頻中很出彩,最終他們沒有強行對它進行改造,而是保留了它的最初模樣。
同樣的選擇也出現在長峰農貿市場的更新中,大棚菜市場就近變成了市內新市場,大棚外的亂停的車有了停車場,不夠用可能帶來安全隱患的配套電源進行了擴容,還搭建了線上銷售渠道,市內新市場的菜攤整齊有序,購物環境也有了提升。不變的是生意,保持了生意不斷,正常經營,留下了攤販們的人氣和營生。
第三,威海還在更新的過程中,處理好了慢與快的關系。城市更新經不起反復折騰,項目推進任務緊,但下筆之前要深思熟慮,要有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不論是火炬八街還是長峰農貿市場,在更新之前,威海的城市建設部門在設計的基礎上,充分進行了群眾調研,直面更新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準備了可行方案。
在火炬八街等諸多網紅地的更新中,威海選擇了專業的設計師團隊,在確定方案時,還懂得傾聽游客的聲音,傾聽網友的聲音,在最終實施時,將尊重游客們和網友們的選擇納入方案,甚至有了設計師擔任首席街長的創新做法,讓設計師走進街道,讓設計更接地氣。有了這樣的用戶思維,也難怪威海能留住流量。
慢與快的藝術在長峰農貿市場的更新改造中更是了得。本來生意人就最怕挪地方,更別說是小菜攤的商戶。在更新的過程中,群眾工作要慢慢做,158家商戶每一位的切身利益都要充分考慮,只有真正打消了大家的顧慮,更新才能推得動推得好。老市場拆除充分考慮到商戶經營而放后,新市場落成也考慮到商戶需要加快推進,僅用兩個月就落成。這個過程中,慢下來的同時盡快拿出了好的方案,磨刀不誤砍柴工,“邊經營、邊施工、邊搬遷、邊拆除” ,新老市場營業無縫銜接。
第四,在做得好之外,威海還注重講得好。在處理做和說的關系上,威海城市更新的推動者們不僅能做,而且會說。城市的更新早已不是大拆大建,山東乃至全國的不少地市已經在城市更新中做了不少留改增拆的工作,除了已成為網紅打卡地為人所知的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外,更多的市民對城區的城市更新依然概念模糊,不少市民還停留在多年前大拆大建的印象之中,甚至部分企業的經營思路還沒有改變。
此外,目前不少城市更新項目仍在推進中,部分政府部門在對待宣傳時格外謹慎。項目小了不值得說,但恰恰是這些小項目實打實方便了群眾。大的項目還在推進不好說,但等到大項目建成或許還要幾年。在推進的過程中,如何正確回應市民們的訴求,如何在為市民們“現場教學”何為城市更新,贏得市民們的理解支持,同樣也是一門學問。
威海的全國首部《紅色物業建設規范》起草人之一,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春武看過節目后說,在主動接受采訪介紹威海的城市更新經驗時,威海選擇了最普通的城區新景和菜市場,沒有一句口號,但挖掘的件件是更新為民的細節,將城市更新的做法直觀地展現出來,更把為民的理念表達得具體而生動。
比如威海市住房和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市精致城市建設辦公室主任李瑞玲說:“一不大拆大建,二不去這建一片新的、去那建一片新的,不是這個概念,拒絕造勢、造景、造場。我覺得城市更新是因勢利導。”威海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沈燕萍說,“在改造當中,政府的作用是引導而不是主導,我們充分聽取游客、商戶、青年學生等各方面的意見。”威海經開區建設局副局長宋敏說:“作為一個市場,我們不能為了改造環境,把老百姓的生活節奏給打亂了。”
(記者 王皇 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