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導報
2023-12-29 21:00:12
原標題:荒灘變世界樞紐大港青島港以融合謀新突破
來源:經濟導報
原標題:荒灘變世界樞紐大港青島港以融合謀新突破
來源:經濟導報
這里建成了一批世界級專業化碼頭,生產方式實現了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變。改革開放使青島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成長壯大
◆導報記者 王偉 濟南報道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港區,橋吊林立、車流如織,裝載集裝箱、原油、礦石、煤炭、橡膠的大船頻繁靠停,五顏六色的集裝箱映射著青島外向型經濟的活力。而在45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沙石遍地的荒灘。經過45年滄桑巨變,一座崛起于黃海之濱的世界級樞紐大港,見證了改革開放的磅礴偉力。
中國第一座20萬噸級原油輸出碼頭,中國港口首個年過億噸的礦石裝卸公司,開創國內碼頭合資經營新模式的前灣集裝箱碼頭,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印證著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島港就有多大的碼頭。”
自動化升級改造
彰顯“中國樣板”
上世紀80年代的青島港前灣港區還是一片荒灘。如今,這里建成了一批世界級專業化碼頭,生產方式實現了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變。改革開放使青島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成長壯大,更驅動著港口生產方式由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
今年83歲的嚴林海退休前是青島港前港公司黨委副書記,經歷了前灣港區從拓荒到騰飛的過程。前港公司是青島港在前灣港區重金打造的第一個現代化、機械化干散貨裝卸公司,重點發展鐵礦石、煤炭、鋁礬土等業務。
1992年,嚴林海來到項目現場報到的時候,碼頭建設運營面臨著吃住行等諸多困難。“既然來到了前港,就要安下心來把工作做好。我們反復跟職工灌輸前港是一塊風水寶地,建設的是一座現代化碼頭,提高大家對前港建設重要性的認知。”他說。
1993年,前港公司首個干散貨碼頭投入運行,成為國內鐵礦石、煤炭、鋁礬土等大宗干散貨進口首選碼頭之一。2009年,前港公司全年吞吐量一舉跨越1億噸大關,成為全國港口首個年過億噸的裝卸公司。
如今,運行了30年的前港干散貨碼頭已沒有了絲毫老邁的氣息,高強度、重污染、危險性作業早已消失不見,海岸邊的大型機械晝夜不歇地“接力”,現場“空無一人”。
在幾百米外的控制室里,工人們穿著西裝、打著領帶,足不出戶就實現了抓料、卸船、堆取料全程自動化,屋內的安靜舒適與室外的風吹日曬形成了巨大反差。
鐵礦石、煤炭、鋁礬土等干散貨的自動化作業,是港航界的一道世界性難題。青島港在沒有成熟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完成了傳統碼頭的升級改造,攻克了600余項行業難題,建成無人機械、無人堆場、無人登船等多功能的智慧化碼頭,平均作業效率較以往傳統碼頭提升20%、平均能耗率降低10%、人員配置壓減15%、安全風險點降低70%,打造了傳統干散貨碼頭自動化升級改造的“中國樣板”。
退休已經23年,這些新變化嚴林海看在眼里。“前港公司的職工現在很幸福,他們的工作環境與當年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嚴林海感嘆道。
曾經的碼頭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如今現場沒有一個人,自動化橋吊舒展長臂,AGV導引車往來穿梭,裝卸作業徹夜不息,科技感滿滿。
港口建設
見證樞紐能級提升
回望青島港的發展歷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港口樞紐能級的巨大變化。
改革開放之初,青島港大港港區發展空間狹小,只能接卸5萬噸級左右的礦石船舶,年吞吐量僅2000萬噸。港口泊位和疏港能力嚴重不足,常常出現壓港壓船壓貨,這一局面隨著青島港的大規模投資建設而得以扭轉。
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世紀之交,在西海岸曾經的沙石灘涂之上,青島港建設者建成了黃島原油碼頭二期工程、前灣港區一期工程、前灣港二期工程三號泊位等六大工程和八大碼頭,港口年通過能力由2000多萬噸擴大到1億多噸。
當時,從青島市區到西海岸沒有隧道和大橋,出行極不方便,惟一的過海方式就是坐渡輪,職工一周只能回一趟家。沒有辦公樓,就帶著小馬扎露天開會;沒有宿舍,就住在建港指揮部的臨時工棚里。
進入新世紀后,青島吹響了“挺進西海岸”的號角,強力推進前灣港區建設,最終使青島港橫跨膠州灣,擺脫了老港區吞吐能力受限的束縛,跨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前灣時代”。位于西海岸的董家口港區也啟動開發,建設液體散貨碼頭、通用散貨碼頭區、集裝箱碼頭作業區及物流園區,打造服務腹地物資運輸和臨港產業的又一綜合性港區。
持續大規模的港口建設,極大提升了青島港的航運樞紐能級。2001年,青島港吞吐量首次突破1億噸,此后每隔幾年就躍上一個億噸級新臺階——2006年超越2億噸,2008年超越3億噸,2012年超越4億噸,2016年超越5億噸,2019年超越6億噸,逐步成長為集煤炭、礦石、集裝箱、原油四位一體的世界級大港。
融合搭臺
釋放行穩致遠潛力
2023年山東港口誓師動員大會上,山東港口集團公司黨委提出,“融合發展已經邁入深水區,需要解決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亟待破解的都是‘難點’‘堵點’。集團公司‘六個融合’,最核心的是業務融合。”這為高質量融合找準了方向,而一個又一個難點、堵點的解決,賦予“龍頭”青島港新的發展動能,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向融合要吞吐量、向一體化運營要效益”真正成為青島港在復雜多變形勢之下行穩致遠的最大底氣。
集裝箱一體化突破發展攻堅行動,極大助力集裝箱增量發展,“青日駁船一體化”正是其中典型代表。今年以來,青島港聯合日照港、航運集團等加大攻關力度,在細節上下功夫,大力開展標準化操作升級,有效優化青日駁船工作流程,進一步提升操作效率,青日駁運干線轉支線平均在港時間縮短至1.5天以內,大幅提升了中轉處理時效和客戶滿意度。
“上半年,青日支線同比增長52.3%,助力青島港集裝箱發展牢牢站穩第一方陣、第一梯隊。”青島港相關負責人透露。
上半年,通過深度融合進一步推動資源共享、流程優化、服務升級,促進青島港行業競爭力的案例比比皆是:
發力“青威一港通”,以信息化手段,減少內貿箱從威海港海運至青島港的中間流程耗時,減少了客戶提箱出閘、出口集港等步驟,帶動陸運轉海運,同時航運板塊開展青威一體化“海上巴士”服務,搭建海上物流高速公路,以效率優勢吸引客戶,為箱增量提供有力支持;青島港輪駁公司與日照港輪駁公司資源共享,當董家口面臨較大生產壓力,統籌日照港拖輪參與董家口港區靠泊作業,有效保障生產。
板塊的反哺作用越發明顯地傳導到青島港發展中,為青島港進一步拓寬增量空間帶來助力:
協同航運集團開通“青島-秦皇島”內支線,進一步拓展腹地市場,吸引船公司中南美、歐洲、中東及東南亞等航線加班船60艘次,完成7萬標準箱;聯合物流集團,打造“陸海聯動,海鐵直運”新模式,內陸港和碼頭生產系統實時聯動,鐵路運抵直裝,通關時間由2天壓縮為3小時,海鐵作業量增幅49%,新增內陸港3個;聯合貿易集團、物流集團,與洛陽宏興、湖北金澳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為其提供“貿易+船貨代+港口+鐵路+煉廠”一站式供應鏈全程管理服務;聯合投控集團,助力青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成功揭牌開市,80萬立方原油罐容在平臺掛牌成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