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3-12-13 19:49:12
原標題:有理數| “金融茶”爆雷 起底“瘋狂的茶葉”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有理數| “金融茶”爆雷 起底“瘋狂的茶葉”
來源:海報新聞
“茶價一夜從5萬跌到2000,500多名茶商損失幾億元”“售價5萬元/提的茶葉,商家只愿意8000元回購”,近期,關于“金融茶”爆雷的新聞沖上社交媒體平臺熱搜。
什么是“金融茶”?茶葉真的具有金融屬性嗎?
將茶葉做成理財產品,憑借一張“提貨單”而非茶葉本身流轉盈利,在業內被稱之為“金融茶”。近年來,屢有媒體報道天價茶葉價格暴跌事件,背后都指向“金融茶”的炒作與崩盤。
2021年下半年,以大益茶等普洱茶品牌為主的“金融茶”產品出現崩盤形勢,引發普洱茶行業乃至整個茶葉行業震動,不少茶行和炒家資金鏈斷裂,一夜蒸發千萬資產。調查發現,一款大益2003年批次的“四星班章大白菜散筒”,在2021年3月底行情價為160萬元一提,至6月27日價格直接腰斬,僅剩80萬一提。
今年,此次暴雷的昌世茶成立于今年6月,9月20日門店開業,推出“昌世天下”“昌世茗雅”“昌世通濟”等茶品,價格達數萬元一提,遠高于市場價。與一般的茶不同,這種茶在購買后,價格還一直在漲。這么高的單價,購買者往往不會喝,而是像“股票”“期貨”一樣持有,等價格更高的時候對外拋售。
然而,當茶商們投入大量資金,期待著茶葉升值出售以獲取利潤時,茶葉價格卻在一夜之間從5萬元暴跌至2千元,導致這一事件的幕后推手卻已經不見蹤影。據初步統計,此次糾紛涉及的茶商數量超過500人,涉及金額已經超過5億元。
國內茶葉相關企業超160萬家,福建第一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茶葉相關企業164.32萬家。近十年,我國茶葉相關企業注冊量呈整體增長態勢。2020年,我國新增茶葉相關企業31.23萬家,同比增長4.33%,達近十年峰值。受疫情影響,2021年、2022年我國茶葉相關企業注冊量連續兩年下滑,分別達22.27萬家、19.94萬家,同比減少28.68%、10.49%。但下滑趨勢于今年有所回緩,截至目前,今年我國茶葉相關企業注冊量達20.13萬家。
從區域來看,福建現存25.31萬家茶葉相關企業,位居第一。廣東、云南分別現存23.69萬家、17.35萬家,位居前三。此后是安徽、湖南、山東等地。
據悉,我國茶葉種植規模龐大,種類多樣,可供人們的選擇較多。雖存在好茶價高的現象,但茶葉的本質仍舊是消費品,面臨如此多的消費選擇,珍稀好茶雖有一定升值空間,但并非不可替代。
“金融茶”立案難 炒茶害人害己
廣州芳村茶葉市場的茶商陳明表示,昌世茶的“游戲”,操盤時間更短,回收的約定更隱秘,最后甚至“一刀切崩盤”,不給任何緩沖的機會。陳明表示,昌世茶崩盤之后,有部分茶商到公安局報案,希望可以立案處理。但是警方認為,這是茶商自發的市場行為。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實際的證據證明這是一起涉嫌非法集資的詐騙事件。無論是加盟商簽訂的合同,還是微信群里的聊天記錄,沒有任何承諾回收的字眼。茶商“托”口頭上說有承諾,但是茶商在面對面詢價交易的時候也沒有錄音,沒辦法指證。
根據媒體最新報道,12月12日,廣州市昌世茶茶業有限公司通過官微發布致廣大消費者、經銷商、各媒體的聲明,對近期輿論作出回應,稱“金融茶”騙局不成立,已與95%商家達成處理共識。然而真相究竟如何,還需警方后續調查。
今年8月,廣州市荔灣區發展和改革局發布《告知書》表示,“金融茶”“天價茶”等炒茶行為存在風險,交易中或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與集資詐騙罪。
事實證明,期望一夜暴富必定上當受騙。遠離“金融茶”,茶是用來喝的,炒作的結果是害人又害己。
編輯:王錦川
設計:楊帥先
資料來源:央廣網、企查查、觀察者網、經濟觀察報等
審簽:馮世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