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23-12-12 15:35:12
原標題:向“芯”發展,“濟南種子”生機無限
來源:濟南時報
原標題:向“芯”發展,“濟南種子”生機無限
來源:濟南時報
2023年4月,在濟陽區垛石街道,90后新農人周昌亮悉心照護溫室大棚里的櫻桃西紅柿。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王汗冰 攝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保障糧食安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
全市持證種業企業達到104家、種業及相關產業產值達到110億元、良種覆蓋率98%以上、4個品種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近年來,濟南錨定打造“中國北方種業之都”,聚力發展現代種業產業,多項指標取得顯著提升。
12月10日,市委書記劉強調研現代種業發展工作,并與部分專家、企業代表面對面進行座談交流。一場調研座談匯聚起多方智慧,為建設現代農業強市形成了強大合力。
瞄準種子這顆關鍵“芯片”,濟南正與市場、企業、平臺攜手共進,加速向“中國北方種業之都”邁進。
政策支撐,“種業”安穩扎根
一粒種子,只有扎根沃土,才能生機無限。
濟南如何為種業發展厚植一方沃土?
在座談會上,市委書記劉強指出,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平臺支撐,堅持產學研協同、全鏈條發展,推動濟南種業不斷做大做強。
對于濟南而言,有力的政策支撐起到了良好引導作用。
2021年5月出臺《加快現代種業創新發展全力打造中國北方種業之都的行動方案》,每年安排不少于1億元財政資金,加強地方特色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聚焦“卡脖子”關鍵技術,培育突破性新品種,壯大現代種業企業,提升展示示范和會展服務水平。今年1月,《關于加快打造中國北方種業之都的若干政策措施》印發,圍繞企業引育、科技創新、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11條政策措施,進一步推動種業創新發展。
目前,濟南已累計投入財政資金近6億元,組建總規模2.6億元的市級種業發展基金。
“真金白銀”的投入讓濟南現代種業迅速扎根,并交出了頗為亮眼的種業產業“成績單”。
如今,全市持證種業企業達到104家,3家企業入選國家種業陣型企業,種業及相關產業產值達到110億元。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8.8%,高出全省3個百分點,良種覆蓋率98%以上。農作物良種穩步發展,4類6個品種入選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目錄,魯研成為國內頭部小麥種業企業,主要系列品種累計推廣超過6億畝,濟麥22種植面積連續11年全國第一。畜禽種業形成奶牛、生豬、種禽、地方特色畜禽四大核心板塊,畜禽種業產值占全省10%,奧克斯優質奶牛凍精占比全國第一,和康源祖代種鴨規模8.5萬只、占全國的15%,SPF(無特定病原)雞存欄15萬套、約占全國50%。蔬菜工廠化育苗超過11億株,約占全省的13.3%,年育苗能力2000萬株以上的企業達到11家。
面向未來,濟南繼續加壓奮進。以種業產業化為主線,圍繞種業“保育測繁推”全鏈條各環節強力突破,坐落在大河之畔的濟南正向著黃河流域種業研發創新地、種業龍頭總部聚集地、種子種苗交易集散地的發展目標闊步前行。
到2025年,濟南將培育20個左右具有重大應用前景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培育10家以上種業領軍企業,建成30萬畝農作物制種基地,形成200億元產值的種業及衍生產業集群。
科研聚力,“種業”茁壯成長
攻克種業“芯片”技術,科技創新是強有力的推進引擎。
種業科研,濟南是有底氣的。
全市建有小麥玉米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花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小麥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等3個國家級種業平臺。
其中,小麥玉米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牽頭,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等16家單位共建。設有分子育種、種質創新、小麥育種、玉米育種、品質改良、逆境生理、高產栽培、種子加工等8個核心技術研究室。近三年,突破了小麥赤霉病、玉米耐密高產育種等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擁有有效發明專利和植物新品種權276件。育成小麥玉米新品種28個,累計推廣2.7億畝,增產糧食102.6億斤。
聚力招才引智,濟南先后招引植物基因編輯、小麥“核不育”育種、耐抗除草劑作物育種等領域的頂尖專家團隊“落戶”,聚焦突破“卡脖子”技術,實施種業創新項目孵化。濟南還聘請行業一流專家作為首席專家,組建15支農業科創團隊,建立“首席專家+崗位專家+科創中心”運作體系,攻克種業技術難題110余項。
同時,加強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在用地、稅費、資金、審批等方面落實優惠措施。以起步區“北方種業總部”為依托,吸引全國種業50強、國家種業陣型企業等知名種業企業入駐,打造種業總部聚集區。
在此基礎上,濟南的種業科研實力還在不斷“升級”。正如市委書記劉強提出的,要加強平臺載體體系建設,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濟南正加快崖州灣國家種子實驗室濟南基地落地,支持省市聯合共建“養分資源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等一批重點研發機構。采取“定向委托”“揭榜掛帥”等方式,支持種業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開展良種聯合攻關,共建研發平臺或產學研創新聯合體,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品種。聯合省畜牧總站、山東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山東和康源生物育種股份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及重點種業企業,共同創建總投資1.2億元的山東現代畜禽種業產業研究院,依托國家東部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搭建科創研發共享平臺,樹立畜禽良種領域領先優勢。
載體空間,“種業”開花結果
產業發展,謀劃布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圍繞種業發展布局,濟南正重點打造“兩個中心”“三大基地”。
“兩個中心”包括起步區和鋼城區兩個種業發展核心聚集區。
在起步區建設現代種業產業園,布局“百、千、萬”種業創新示范引領工程。“百畝科創港”重點建設種業大廈、公共科研創新中心、展示交易中心等;“千畝農創城”重點打造種子加工包裝、農產品交易、加工生產、中央廚房冷庫等;“萬畝示范區”聚焦糧食“智能、高產、減損”建設萬畝國際糧食增產減損示范區,作為種業試驗示范基地。同時,聚合山東種業集團建設的種業現代科技創新園區,集成“一平臺、四中心和一體系”建設項目,力爭創建國家級種業產業園。目前,北方種業總部(一期)完成選址,建設種業公共研發平臺、數字展示平臺和總部服務平臺,已具備入駐條件,萬畝國際糧食增產減損示范區基本建成。
在鋼城區建設山東未來畜禽種業產業園,建設動保區、保種繁育區、家畜基因編輯育種中心、精深加工區、水禽擴繁國家繁育推廣基地區,以及家畜基因編輯育種平臺、動物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獸藥GLP與GCP平臺、保種繁育平臺和山東省肉鴨技術創新平臺等5個創新平臺。今年以來,鋼城區深化與省農科院戰略合作,組合政策性、商業性貸款和專項債籌措建設資金,已完成投資7.9億元。
“三大基地”包括建設創新谷生物育種基地和長清、商河2個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創新谷生物育種基地,主要包括植物基因編輯項目、小麥“核不育”育種項目、耐抗除草劑作物育種項目,聚焦前沿科技,打造全國領先的生物育種高地。同時,提升2個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服務水平,打造享譽全國的展示示范和會展交易基地。
項目引領,“種業”豐收碩果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
“要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推動項目盡快落地見效。”市委書記劉強在座談會上要求相關種業項目建設再提速。
著眼明年“項目深化年”,濟南梳理單體投資在300萬元以上、總投資達51.2億元的19個在建種業項目,同時策劃了12個總投資達111.5億元的儲備項目,形成全市種業振興重點項目庫。
其中,山東未來畜禽種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預計投資21億元,規劃建設家畜基因編輯育種中心、動保區、精深加工區、保種繁育基地、水禽擴繁國家繁育推廣基地區,集成省農科院基因編輯、疫病控制、遺傳育種等高端人才和前沿科技,打造國內一流P3實驗室等種業創新高地和高端產業集群。
中國北方種業之都總部基地項目,總投資82億元,圍繞科技創新企業、生物育種、產學研融合示范、農業大數據中心等產業功能,配置研發中心、辦公空間,形成以院士工作站、國家實驗室為核心,龍頭骨干企業為重點,大數據中心、育種中心等為配套的種業研發總部聚集區。
對于相關種業企業,濟南同樣通過一系列項目支持加大攻關力度,打造生物育種高地。
比如,植物基因編輯產業化項目,打造濟南植物基因編輯公共技術平臺,含植物基因編輯技術分子平臺和作物表型鑒定平臺兩大分析平臺;小麥“核不育”育種項目,建立健全小麥“核不育”基因的高效染色體輔助制種技術體系,建設濟南“核不育”育種中心;耐抗除草劑作物育種關鍵技術項目,建設新型抗除草劑基因發掘實驗室、優良性狀集成小麥玉米新品種培育基地和產業化推廣中心,建立具有耐除草劑性狀的玉米大豆間作配套栽培技術;國家奶牛良種聯合攻關項目,開展活體采卵—體外胚胎生產,組建全國奶牛育種核心群,建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核心育種場。
隨著一顆顆產業“種子”落地生根,濟南的種業產業正茁壯成長,共同為打造“中國北方種業之都”提供“芯”動力。 (濟南報業時政融媒工作室記者盧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