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
2023-10-22 15:33:10
原標題:新模式新技術新思路 山東糧食穩產增收背后蘊藏新“密碼”
來源:舜網
原標題:新模式新技術新思路 山東糧食穩產增收背后蘊藏新“密碼”
來源:舜網
山東是中國農業第一大省,在端穩1億山東人飯碗的同時,始終扛牢農業大省責任。眼下,山東秋糧收獲已近尾聲。在糧食喜獲豐收、百姓飯碗端得更牢的背后,蘊藏了一些新的“成長密碼”。
新模式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秋收前夕,記者走進濟南市濟陽區回河街道盧家村500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區,一排排玉米稈上掛著飽滿的玉米穗,中間種植的大豆長出串串豆莢,兩種農作物一高一低錯落生長。
濟陽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服務部李咸娟介紹:“我們在盧家村推廣的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為4:2種植模式,4行大豆和2行玉米間種,擴間增光、縮株保密、定量施肥,可實現‘玉米基本不減產、多收一季豆’的目標。”
今年以來,濟陽區落實做細“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開展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新模式試驗示范,著力提高糧食綜合產能。
濟陽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部負責人溫洋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面積,邀請農業專家現場指導,開展相關培訓,著力完善規模化、機械化種植方式,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山東省農技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楊久濤介紹:“山東在總結去年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實踐經驗基礎上,探索了多種種植模式。今年,山東重點推廣了三種模式:4:2模式效益最好,畝均增加收益173.4元;4:3模式種植主體接受程度最高;6:3模式與現有農機適配性好。”
農民用上玉米增產“新武器”
“我家的玉米已經全部收完了,等晾曬好就可以賣了。”在棗莊滕州西崗鎮杈子園村,滕州市裕豐源家庭農場負責人孫海洋望著金燦燦的玉米,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
滕州素有“魯南糧倉”之稱,糧食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160萬畝以上,總產80萬噸以上。今年,滕州被列入全國19個玉米單產提升項目縣之一,承擔起在黃淮海區域集成示范推廣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關鍵技術的重任。
今年全省推廣的密植滴灌水肥精準調控技術,是玉米增產的“新武器”。孫海洋說:“玉米密植后,株距從24厘米左右縮短到18厘米左右。這個‘小動作’,能讓每畝地多種1200多棵玉米,每畝能種將近6000株。再配合滴灌技術,單產比原來提高了400公斤。”
在級索鎮大官莊村,滕州市犇犇家庭農場負責人牛麗給記者展示了水肥一體化裝置的操作方法:“我們在玉米之間淺埋一條帶有小孔的塑料滴灌軟管,追肥的時候,直接把肥料加到連著水管的攪拌桶里。每塊地對應著一個閥門,想澆哪里就澆哪里。有了這項技術,我們實現了精準灌溉和施肥,既省時省力,又能提高產量。”
新技術新模式讓鹽堿地變良田
前不久,山東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傳出喜訊:在一片曾經寸草不生、白花花的鹽堿地上,不但種出了莊稼,且玉米畝產約達620公斤、高粱畝產約達400公斤,取得了新突破。
鹽堿地一度被稱為土地的“絕癥”,鹽堿地改良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耗時長、成本高、效果差且易反復。要給這片鹽堿地來一劑“良藥”!去年開始,山東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與豐達咸水科技開發(山東)有限公司合作,大力開展鹽堿地改良探索實驗。研究人員在對當地鹽堿地理化、生物性狀及周邊水源進行深度調研后,因地制宜制訂出了鹽堿土壤與水體環境治理整體解決方案,探索出了鹽堿地“原土+原水”改良新模式。
“‘原土’即不用客土、就地種植,‘原水’就是在沒有充足的淡水資源的情況下,就地用溝、渠、井等咸水進行澆灌,并在水中加入生化修復制劑共同進入土壤,通過離子吸附、酸堿中和、鹽類轉化、微生物分解等,既能降鹽除堿,又防止鹽堿回返,還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修復了作物根系周圍土壤微環境,為作物創造一個正常生長的良好條件。”豐達咸水科技開發(山東)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行奎介紹。
從去年種植藜麥成功收獲,到今年種植玉米、高粱相繼豐收,再到前不久種下的小麥正在積蓄能量、破土而出,在這片通過新技術新模式改良的鹽堿地上,新的希望正在孕育。
“在魯北靠近海邊的這些地方,淡水資源很緊張。但當地鹽堿地淺表地下水的鹽堿度超過千分之十五,如果不用生化修復劑來處理,是沒法用來澆地的。現在我們采用‘原土+原水’鹽堿地改良和咸水種植創新技術,可以充分地利用地表、地下咸水來實現小麥、玉米、高粱、水稻以及蔬菜等的及時灌溉。”山東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健說,要在采集數據、梳理標準、固化流程的基礎上,加快形成成熟的技術,面向全市、甚至全國大力推廣鹽堿地治理改良的成功做法。
新技術助力糧食收購加工減損增效
現在雖不是小麥收獲季,但是在德州武城發達面粉廠,前來售糧的農戶絡繹不絕。與往年售糧不同,農戶現在可通過手機提前預約,形成小小的二維碼后,扦樣、化驗、過磅、卸糧都通過它來完成。
當地種糧大戶劉世海說:“在家就預約卸車時間,減少了等待和來回折騰,原來有時候等的時間很長,尤其碰見天不好在路上糧食就會淋了,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節約了糧食。”預約掃碼售糧讓排隊、等待成為“過去式”。據了解,在收購、運輸這一環節,該企業每月可節約100噸小麥。
小麥進廠后,緊接著就要入倉、分級、儲存,裝卸小麥主要依靠人力完成,解決糧食拋撒和損耗是關鍵。
該廠負責人李希峰介紹:“傳統方式磨碎能達到0.02%,一百個小麥中有0.02粒有破損現象,經過使用平面運輸機后,達到零破碎率。”
對比之下,加工環節的變化更大。以前的磨粉、研粉、細粉車間,需要十幾名員工,佩戴防塵罩,身著防塵衣工作。而現在,這里變成了“無人車間”。“秘訣”就藏在了這一排排管道里。小麥研磨、篩理后,通過負壓輸送,通過管鏈輸送機將面粉輸送到散存倉。另外還有脈沖除塵器、碼垛機器人、面粉包裝機等協同作業。
廠質計部主管楊瑞雙說:“原來我們用人工包裝,溢粉比較嚴重,一天生產兩萬袋面粉,就造成約20袋面粉的降級處理,一個月就是20噸左右的糧食浪費,現在是零浪費。”(海報新聞綜合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大眾日報等)
原標題:新模式新技術新思路 山東糧食穩產增收背后蘊藏新“密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