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3-06-22 08:16:06
原標題:青島縣級及以上文明村鎮覆蓋率達99%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青島縣級及以上文明村鎮覆蓋率達99%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本報6月21日訊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應有之義,也是關鍵一環,發揮著凝心鑄魂的重要作用。記者從21日下午召開的“鄉村振興在行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上獲悉,近年來,青島市聚焦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全面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聚焦思想鑄魂,夯實文明根基。青島堅持將傳播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首要任務,通過理論宣講、典型影響、宣傳報道等路徑,打牢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組建百余支常年活躍在城鄉一線的宣講隊伍和1.6萬余人的百姓宣講團,創作6000余個群眾自編自演的宣講節目,打造“青島好人故事會”“身邊人講身邊事”等特色宣講品牌140余個,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推進“黨的聲音進萬家”。
堅持價值引領,培育文明風尚。青島建強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在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全覆蓋的基礎上,延伸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家庭站、特色站點等4000余個,實現了“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做實做細“五為”暖心志愿服務,自2022年以來,開展活動3.6萬余次,受眾170余萬人,幫助群眾解決難題12.1萬余個;常態開展“五聚”實踐活動,推動電影、圖書、表演、宣講、人氣等向文明實踐陣地聚集,文明實踐陣地逐漸成為群眾最愛去的公共服務綜合體。積極倡樹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圍繞“美德青島”建設,打造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示范點,依托美德健康大講堂、云課堂、微課件等講好美德青島感人故事,40余萬名群眾參與其中;統籌推進美德和信用建設,廣泛推行積分超市、暖心食堂等做法,讓德者有得、好人好報。深化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建成新時代結婚禮堂131處,累計為1500余對新人舉辦新式婚禮。深入推進文明村鎮創建,目前青島有全國文明村鎮18個,省級文明村鎮249個,市級文明村鎮538個,縣級及以上文明村鎮覆蓋率達99%。
關注群眾需求,聚力為民惠民。青島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續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推進優勢資源下沉;培育農村文藝人才和文化骨干1.2萬人次,培養和扶持農村文化隊伍8000余支,為群眾文化活動提供了人才隊伍支撐;每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6萬余場。傳承鄉村文化記憶,全市認定市級非遺工坊54家,區(市)級非遺工坊92家;建立麥草畫等市級以上非遺名錄207個、即墨花邊等老字號企業名錄22個,評選膠州黑陶等青島名品錄10個、泊里紅席等手造鄉土名村10個。做強鄉村文化產業,傾力打造“山東手造 青島有禮”文化品牌,制定出臺政策推動手造產業規模化、品牌化,草編、刺繡、發制品等多個手造產業門類已初具規模,大歐鳥籠等9個項目入選“山東手造·優選100”,手造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推動文化產業的作用更加明顯。
作為推動青島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青島“一村一年一場戲”年均演出4000余場,實現了農村行政村覆蓋率100%。據悉,為推進鄉村文化振興,豐富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自2014年起,青島市根據省里部署要求,開始實施“一村一年一場戲”文化惠民工程。近年來,青島市按照“政府補貼、市場運作、院團演出、農民受惠”的總體思路,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原則,積極調度指導各區(市)精心籌劃、認真組織、開拓創新,將一大批歌舞、呂劇、茂腔戲、柳腔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好節目送到老百姓的“家門口”。各區(市)結合實際情況,大膽創新,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工作新機制。下一步,相關部門將積極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著眼滿足不同區市群眾個性化、差異化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演出產品和服務,增強老百姓參與度,不斷提升戲曲進鄉村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