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2-28 14:32:02
原標題:數據說丨“快遞”眼中的山東,最大黑馬竟是德州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數據說丨“快遞”眼中的山東,最大黑馬竟是德州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近日,各省2022年快遞數據公布,山東全年快遞業務量達57.72億件,位居全國第4位,快遞業務量和快遞業務收入在北方省份中均排名第1。換算下來,去年,山東每天有超過1600萬件快遞進入寄遞渠道,奔波在路上。
山東這些亮眼數字的背后,究竟是哪座城市乘上風口、提速發展?又有誰暫居后位、奮起直追?本文將透過快遞這一經濟發展與消費活力的“晴雨表”,解析覆蓋16市、跨越5年的行業數據,帶大家重新認識“北方快遞第一省”——山東。
2022年,全省快遞業務量排前5名的城市為臨沂、青島、濟南、濰坊、德州,占全省快遞業務量的 66.48%,比2021年提高0.84個百分點;全省快遞業務收入排前5名的城市為青島、濟南、臨沂、濰坊、煙臺,占全省快遞業務收入的66.46%,比2021年提高0.3個百分點。
不難看出,自2018年以來,山東省快遞業務穩定集中在臨沂、青島、濟南、濰坊4市。其中,臨沂快遞業務量最大,快遞業務量從2018年的3.3億件擴大到2022年的14.3億件,在全省占比從15%躍升至近25%。青島快遞業務收入最高,獨自撐起全省約2成快遞業務收入。
臨沂的快遞業務緣何在5年間異軍突起?
這要從它在電商產業的跨越式發展說起。臨沂是全國性質的商品批發市場,近幾年,當地積極尋求產業轉型,電商產業、短視頻直播行業發展迅速,被譽為“直播電商之都”。山東省政府網站數據顯示,2022年,臨沂商城實現網絡零售額約450億元,同比增長26.1%。
觀察2018-2022年山東16市快遞業務量及其收入排名變化,我們可以發現,5年間,德州快遞業務實現大跨步發展。業務量方面,在2018年僅為全省第13的德州,在2019年躍居全省第7,并在2020年反超煙臺躋身全省前五,共計上升8個位次;業務收入方面,德州在2019年上升6個位次,并連續4年保持全省第6。
菏澤、日照也釋放出較強的快遞發展潛力。5年間,兩市在全省快遞業務量排名中均進步3個位次,2022年分列第9、12位;在全省快遞業務收入排名中均進步2個位次,2022年分別位列第8、13位。
聚焦臨沂、青島、濟南這幾個頭部城市。按快遞業務量,臨沂自2020年起,穩坐全省第1把交椅;濟南由2018年的全省第1,在2020年退至第2,并于2022年掉到第3;青島在5年間維持著全省第2-3名的位置。
總體來看,按業務收入劃分的快遞區域布局更加穩定。青島、濟南、臨沂、濰坊、煙臺5市在2018年-2022年五年間依次排名全省第1至第5,毫無變動;全省后4名則在濱州、棗莊、日照、東營間徘徊。
將目光對準全國,根據國家郵政局近期公布的“2022年快遞業務量前50城市情況表”與“2022年快遞業務收入前50位城市情況表”,金華(義烏)、廣州、深圳、揭陽、杭州、東莞、上海、汕頭、蘇州、泉州快遞業務量位居全國前十,臨沂、青島、濟南、濰坊位居第19、32、35、50位;上海、廣州、深圳、金華(義烏)、杭州、北京、東莞、蘇州、揭陽、佛山快遞業務收入位居全國前十,青島、濟南、臨沂、濰坊位居第26、28、38、49位。
從體量來看,2022年,濟南市快遞業務量、青島市快遞業務收入與2021年相比均有所減少。從排名來看,2022年,臨沂市發揮穩定,快遞業務量及其收入的全國排名與上年持平,分別位列全國第19、38名;青島市快遞業務量提高1個位次,快遞業務收入下降5個位次,分別位列全國第32、26名;濟南市快遞業務量下降4個位次,快遞業務收入提高1個位次,分別位列全國第35、38名;濰坊市快遞業務量排名與上年相比無變動,但在快遞業務收入上實現較大突破,從50名開外沖至全國第49名。
*如需轉載或引用本文內容,請注明來源。
策劃:齊淮東、代玲玲
統籌:趙小菊
數據/文案:王鶴穎、張文婷
設計:尹亞琪
大眾日報數據新聞工作室、大眾日報經濟采編中心聯合出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