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3-02-16 10:29:02
原標題:凝聚精神力量 厚植文明沃土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凝聚精神力量 厚植文明沃土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凝聚精神力量 厚植文明沃土
——山東創新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記者 趙琳
城市風景如畫,鄰里和睦互助,志愿服務暖心……新年伊始,齊魯大地上,一街一景,一言一行,處處都能感受到文明的氣息與溫度。
去年以來,圍繞新時代美德山東建設,我省積極構筑道德文明新高地,創新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不斷擦亮“厚道山東人”金招牌,有效引領文明風尚、增強群眾幸福感,不斷以精神的力量厚植文明沃土。
突出價值導向,文明培育入腦入心
2023年第一天,一個山東姑娘沖上“熱搜”。寒冬里,正和家人在公園散步的威海乳山市90后輔警張鑫圓跳入冰湖,與眾人合力救起落水老人,引發全網點贊。
如同這股冰河暖流——過去一年,我省不斷完善好人評選工作格局,推選“山東好人”715名,好人之星52名,最美人物100名,“齊魯時代楷模”3人(組),31人(組)榮登中國好人榜,各級舉辦現場交流活動,持續放大好人效應,“點燃”身邊的善行義舉。
美好生活,人人向往。我省印發方案,大力倡樹“自律助人、孝老愛親、誠信利他、節儉綠色、共建共享”的美德健康新生活,并舉辦新禮儀改革工作座談會,編寫大眾通俗讀本,確定2000余個示范點,更好促進個人身心健康、人際關系和諧、社會風尚和美。
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山東不斷創新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動全環境立德樹人“開篇破題”。去年啟動了“千人萬場”宣講活動,推選省級“新時代好少年”41名,建成鄉村“復興少年宮”1600余所,建立志愿者輔導員隊伍3000余支,以創新舉措培優扶強時代新人。
把移風易俗、參與公益活動等行為納入美德信用評價管理,并與社會禮遇、基金獎勵等掛鉤——統籌推進美德山東和信用山東建設工作啟動以來,各地按照省里部署開展創新探索,完善激勵嘉許機制,引導全社會重信守諾,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生活。
突出服務導向,文明實踐提質增效
“竹板一打走上場,傳遞盛會喜洋洋,黨的光輝二十大,凝心聚力斗志昂,擼起袖子加油干,踔厲奮發勇向前!”在惠民縣桑落墅鎮黃河大集,當地“民嘴鄉音”百姓宣講團用家鄉“土味話”開展理論宣講,吸引不少群眾駐足觀看。
傳思想、學理論、種信仰、育新人,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首要任務。各地創新采取方言快板、地方戲劇、微信宣講等形式,把“理論語言”轉換為“群眾語言”,第一時間把新思想、新政策傳達到基層。淄博市“沂源紅”、煙臺市“習語潤心”、聊城市“紅挎包”等理論傳播品牌叫響全國。
當前,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已在全省串珠、成鏈、聯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五有”標準全覆蓋,建成文明實踐基地5000余個、文明實踐公園廣場30000余個、文明實踐家庭站94000余個,市、縣文明實踐指導(服務)中心配備專職工作人員1400余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專管員達6萬余人,不斷夯實鑄魂強基主陣地。
“太感謝了!你們隔段時間就來,我這個腿腳不靈便的可省心了!”看到紅馬甲代辦員幫忙采購并送上家門的面條、蔬菜等,樂陵市丁塢鎮東郭村五保戶張榮芹很感動。“紅馬甲代辦”志愿服務隊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招募組建,210名志愿者根據群眾“點單”精準開展志愿活動,服務范圍覆蓋76個村。
以殘疾老年人為代表的高齡人群、留守兒童、生活困難群體、需要心理疏導和情感慰藉群體、需要社會公共服務群體等五類人群,是基層治理需要格外關注的對象。我省去年明確:面向這些社會群體精準開展“五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如今,電影、圖書、表演、宣講、人氣不斷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聚集,“文藝進萬家 健康你我他”“送電影下鄉”“新時代鄉村閱讀季”等活動如火如荼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的功能更加“集成”,逐步成為群眾愛去的宣傳文化陣地和志愿服務綜合體。
成立省志愿服務指導中心、建成省級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信息平臺、完善激勵嘉獎……一系列措施推動志愿服務隊伍持續壯大,成為構建群眾幸福生活的中堅力量。目前,在城市發展、社區治理、服務惠民一線,共活躍著2120余萬名實名注冊志愿者、20余萬個志愿服務組織。
突出為民導向,文明創建穩步推進
2022年,一場家風展覽令人印象深刻。“喜迎二十大 家和萬事興”齊魯好家風主題展巡回16市,用215幅圖片、2萬多字,講述了43個優秀家風、廉潔家風故事,吸引6.7萬人次參觀學習。
家庭是道德教育的起點,我省深入開展文明家庭創建工作,以良好家風帶動文明新風。各級各地成立“家庭教育百人宣講團”“齊魯好家風百人宣講團”等,去年開展交流培訓6900余場次,培訓約36萬人次。
全面推進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創建,重點推動文明單位創建向基層單位和非公組織單位延伸,教育引導廣大中小學生養成文明習慣、規范行為舉止。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呈現新氣象。省文明辦印發《關于在鄉村倡導開展“反對浪費、文明辦事”移風易俗行動的實施方案》,建立省部署、市主抓、縣主體、鄉主推、村主責落實機制。去年共開展移風易俗和紅白理事會骨干專題培訓8700余場、培訓人次近50萬。
只有讓群眾做“主角”,文明創建才能深入“肌理”。從2月13日起,青島市民搜索“文明青島隨手拍”微信小程序,可以隨時隨地抓拍、上傳身邊不文明現象或有待改進的城市管理問題,有效線索將迅速獲得相關部門辦理反饋。
記者從省文明辦獲悉,去年以來,我省文明城市創建全面推行智慧化、網格化、精細化等管理模式。目前,全省16市全部立法出臺《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各地建好用好“創城為民”實事清單,受理、解決群眾反映問題2萬余條、辦結率94%、平均滿意率97%以上。
文明陣地處處可見,城鄉風貌既有“顏值”、也有“內涵”。文明創建工作漸成全面全域全民全程創建新態勢,正以一項項“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成果,收獲群眾認可,惠及生活點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