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1-18 09:26:01
原標題:報告深讀|加快綠色低碳轉型,讓美麗山東底色更靚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報告深讀|加快綠色低碳轉型,讓美麗山東底色更靚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加快綠色低碳轉型,讓美麗山東底色更靚
□ 記者 陳曉婉 方壘 張文婷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近年來,我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環保、優生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山東底色更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扎實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在加快綠色低碳轉型上加力提效。圍繞如何穩步推進碳排放“雙控”,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強化生態建設和修復,代表委員們展開討論。
穩步推進碳排放“雙控”,提升發展“含綠量”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報告對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作出一系列部署。
“兩高”行業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強度高,對區域資源能源和環境承載能力帶來較大挑戰。“報告提出對‘兩高’行業進行全程動態監管,對于推進節能降碳意義重大。”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茹剛委員表示。
煤電是“兩高”行業典型代表。報告提出關停退出低效煤電機組200萬千瓦,完成煤電機組“三改聯動”600萬千瓦。茹剛認為此舉立足我省能源結構偏煤實際,既能優化能源產業結構,又能提升煤電清潔高效發展水平,更好發揮煤電兜底保供作用。
源頭減碳,加大新能源開發利用是重要方向。報告提到推進魯北鹽堿地灘涂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等建設,壽光市市長李鵬代表介紹,該基地在壽光共規劃了8個地塊,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年均發電量可達101億千瓦時,年產值40余億元,每年可節約標煤約33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900萬噸。
目前壽光一期建設的6個項目已完成5個,預計今年3月全部并網發電。“下一步,我們將著力開展項目招引,引進一批優質光伏項目,同時發展新能源裝備產業,實現融合聚集發展。”李鵬說。
“新能源要想立得住、立得穩,既要靠自身挖潛,也要向外借力。”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濟南供電公司總經理任志剛代表認為,報告中提到的“先立后破”是我省推動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路徑。他表示,下一步將堅持能源供給側和消費側雙向發力,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同時加大“綠電入魯”規模,力爭到2025年,濟南市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例提高至25%,全市接受外電能力達到600萬千瓦以上,能源供給綠色化、清潔化態勢逐步顯現。
降碳還要用碳。“報告提出,加快實施二氧化碳捕集與利用工程。做好減碳、用碳文章,這是我們企業的努力方向。”魯西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延吉代表說。去年,魯西集團新上了20萬噸的二氧化碳液化項目,實現對煤化工裝置產生的二氧化碳的回收和資源化利用,不僅減少了企業的碳排放,還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當前魯西集團和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二氧化碳制甲醇技術中試項目正在試車,將為實現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降低碳排放作出新貢獻。
縱深推進污染防治,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報告就人民群眾最關注的藍天、碧水、凈土保護作出部署,明確下一步工作的著力點。
“圍繞改善空氣質量,報告提出全面完成水泥、焦化等行業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力爭具備條件的鋼鐵企業全部創建環境績效A級,這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關鍵性舉措。”濟南市鋼城區區長程學鋒代表對此感受深刻。
濟南市鋼城區以鋼立區,全區70%以上的企業、工業產值和稅收與鋼鐵有關。近年來,鋼城區狠抓鋼鐵行業超低排放這個關鍵,全力服務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先后投資65億元實施環保提升項目200余個,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鋼鐵主業全工序達到超低排放標準,鋼城區的空氣質量也從前些年全市排名靠后,一路提升至2021年空氣質量優良率83.3%,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列。
“下一步,鋼城區將繼續嚴控鋼鐵、水泥等‘兩高’項目,實施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焦化廠等企業的超低排放改造,推動高耗能行業綠色化、智能化、清潔化改造,引導工業企業爭創環境績效A級、B級企業。”程學鋒說。
全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被列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無廢城市’是威海建設‘精致城市’的著力點,也是實現‘綠色低碳’的發力點,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節能減排有重要意義。”威海市環翠區區長于曉東代表說,“作為威海的中心城區,我們累計建成‘無廢細胞’150個、垃圾分類房170座,順利通過‘兩個清零、一個提標’省級驗收,華夏城入選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于曉東表示,環翠區以繡花功夫實施城鄉“全周期、全時段、全覆蓋”精細化管理的同時,還要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引進培育一批節能環保項目,鼓勵企業研發應用低碳新工藝、新技術。
“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要堅持科學、精準、依法治污,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宋繼寶委員介紹,今年我省將重點組織開展新一輪“四減四增”成效評估,推動結構調整各項部署落地落實,同時持續探索推廣“抓環保、促發展”典型案例,為各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提供示范借鑒。
強化生態建設和修復,筑牢美麗山東根基
良好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山東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楊越超委員說:“報告把‘強化生態建設和修復’作為重點,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符合當前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向往和期待。”
楊越超長期關注農村環境和發展問題,“隨著重點區域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工作的強力推進,相當一部分農村地區的環境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生態振興帶動鄉村的全面振興。”
植樹造林和森林撫育是生態建設和修復的重要內容。我省森林資源總量少、分布不均、質量不高,森林資源的保護任務艱巨。新泰市近年來把造林綠化作為生態立市、綠色發展、轉型發展的戰略重點,持續深化林權制度改革創新,培育林業新型經營主體,全市林木覆蓋率、城市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0.1%、44.86%。
“植樹造林、綠化家園怎么抓都不過分,要一年接著一年干,常年植綠不斷線。”報告明確提出今年全省將完成造林10萬畝、森林撫育20萬畝,身為新泰市總林長的新泰市市長趙永斌代表表示,下一步將持續進行荒山造林、森林撫育工作,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山東依海而立、因海而興。報告提出要深化藍色海灣整治,建設人海和諧美麗海洋。“海灣是近岸海域最具代表性的地理單元,更是經濟發展的高地、生態保護的重地、親海戲水的勝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長王凡代表在調研中發現,膠州灣等海灣不同程度存在灣區海域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分散、技術落后等問題。他建議整合省市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資源,升級監測技術與手段、擴展監測污染物范圍,提升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能力,打造“全球海洋生態示范中心”,保障沿海生態環境健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