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2-07-23 13:53:07
原標題:大暑三秋近 瓜李漫浮沉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昆蟲爬上野生荊條花。大暑前后,土地濕潤,天氣炎熱,農作物生長最快,草木郁郁蔥蔥。
□ 記者 盧昱
今日大暑。古人認為暑即熱,在熱的程度上有大小之分,農歷六月初為小暑,月中則為大暑。
大暑正值“三伏”,此時雨水多、濕氣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古人對大暑的觀察細致入微,這一節氣的三候頗有意趣:一候腐草為螢,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的頭五天,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誤以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這正是一年觀賞螢火蟲最好的時節;二候土潤溽暑,大暑節氣的第二個五天,天氣悶熱,土地潮濕;三候大雨時行,大暑節氣的最后五天,時常有大的雷雨出現,這大雨使暑熱減弱,時間朝著三秋奔赴。
伏天的高溫為喜溫的農作物生長和高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由此,關于大暑的農諺極多,如“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指早稻)”“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根據大暑的炎熱情況,還可以預測后來的天氣,如“大暑熱,田頭歇;大暑涼,水滿塘”“大暑熱,秋后涼”“大暑熱得慌,四個月無霜”“大暑不熱,冬天不冷”“大暑不熱要爛冬”等。
當下,即使有了高科技加持,各種反季節種植模式頻出,農人們依舊沿襲順應天時的智慧。“大暑來了之后,天氣預報說要下雨,我得趕緊檢查一下排水。今年雨水比較多,地里的瓜果菜糧更得好好管理。”7月22日下午,濰坊市寒亭區固堤街道大流河家庭農場,負責人朱松松查看完定植不久的芹菜,又鉆入400多畝的玉米地里。濰坊近來雨水偏多,當地種芹菜、菠菜的計劃也都往后順延了。朱松松指著在地里干活的十多個鄉親說,中伏、末伏天將種植流河菠菜、濰縣蘿卜。
在酷熱天,人們偶爾會食欲不振、精神不佳。多地除了有夏夜納涼、泛舟賞荷等習俗外,還有諸多調理飲食的做法。尤其是沁過井水的西瓜、桃李等水果,幾口下去,涼徹心底,暑氣已去大半。
大暑過后,夏將盡,稻谷抽穗,蛙聲四起。菜園里、田野中,孕育著農人的下一輪希望。土地是節氣的圍欄,節氣是農人的期許。當大暑轟隆而過,“輕寒可人”的秋便近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