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愛濟南客戶端
2022-07-21 08:54:07
原標題:茶行業的江湖:濟南有茶人
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南來北往的茶葉經銷商都知道:“茶葉好不好賣,先放到濟南試一試。濟南賣得好,全國就有市場。”從原來的市供銷社下屬土產雜品市場,到如今的江北第一茶市,濟南茶葉批發市場享譽茶界,被譽為南茶北銷的樞紐、連接生產和銷售的通道、南北茶葉貿易的橋頭堡。
山有靈,泉有名,濟南有茶人。占地6萬余平方米的第一茶市匯聚著來自五湖四海的茶商,20多年的經營,無數市場業戶從“行商”轉為“坐商”,從小做大,專柜、分店遍地開花,“茶二代”成長接班。在市場逛逛,走進哪家店鋪,隨意坐下聊天、品幾杯香茗,店主無不熱情接待,暢聊茶文化。正如濟南茶葉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劉勇所說:“濟南茶葉批發市場是茶文化的推廣者,讓更多人了解茶、喜歡茶,是所有茶人的心愿。”
“茶二代”引進“新茶經”順應新潮流讓年輕人愛上茶
茶科技、做文創、玩抖音、玩直播……在濟南第一茶市,有這么一群玩轉茶圈的年輕人。
選取新鮮檸檬球,經過人工搗壓出汁,再加入現泡茶、小料等,最后倒入設計新潮的杯里,一款新茶飲出爐。草莓、青提……聽到這些名字,大家可能以為它們只是水果。但當它們和新鮮茶葉一起,通過創新工藝制作后,就成為一杯杯備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式鮮果茶飲。
近年來,包裝設計清新文藝、茶杯精巧新潮、茶飲口味創新不斷、健康與時尚糅為一體的新式鮮果茶,成為消費熱潮。在濟南第一茶市茶葉推廣中心的新茶飲研究所,“90后”茶人嚴臻正帶領團隊試制新款茶飲。
“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對低糖、低脂、健康茶飲的消費需求不斷加大,再加上對國貨產品認可度、自豪感的提升,使得新式茶飲走上發展‘快車道’。”嚴臻介紹,“作為年輕茶人,我希望能發揮自己的專長引導更多年輕人喜歡茶。”
在年輕一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后,茶品牌也緊跟當下年輕人的消費偏好,調整相應的品牌市場戰略。在八福茶業旗艦店里,青年茶人孟麗正在直播中為網友們講述茶葉的專業知識和沖泡技巧。講解過程中,孟麗左手拿起盛茶的茶具,右手用茶針將適量的茶葉放入身前的杯中,然后拿起桌上已經降至合適溫度的熱水緩緩倒入杯中,經過洗茶之后再將茶杯略微傾斜地拿起,緩緩注入熱水,一杯散發清香的香茗就沖泡完成了。
“我一直希望更多的年輕人了解茶文化、喜歡茶,但是這并不簡單”,孟麗坦言,在當下的環境中只有更好地走入網絡、利用網絡才能贏得機會和機遇,于是她在線下經營茶店的同時,成為一名茶葉主播,以開直播的方式介紹推廣茶文化,在線為茶友答疑解惑。
“我出生于1996年,和濟南第一茶市是‘同齡人’,從小在茶葉市場長大,見證著這片市場從起步到繁榮。”在陳鵬方看來,從事茶行業更應該抱璞守真,就像他最喜歡的傳統鐵觀音“老鐵”一樣。老鐵制作需要茶人用心,并且制作工藝復雜,儲存要求條件極高。新茶年年有,而陳香老茶是時光的遺留之物,是大自然賜予的歲月陳釀,愈久彌香,有年份的老茶數量有限,而且是越來越少,可遇而不可求。
“抱璞守真,把好的茶產品和茶文化推薦給身邊的親朋好友,是我堅守在茶行業最大的信念。”陳鵬方堅定地說。
青年茶人夏成均則有自己的見解:“酒香也要勤吆喝,我們可以借助新的傳播方式,比如茶藝師比賽、斗茶等形式來吸引更多年輕人。”
從好奇到喜歡,再到把愛好變成事業,夏成均的追夢路上,好像并沒有過多的曲折,但實際上,這中間包含了太多的堅持和努力。有夢、敢追、堅持,這三個關鍵詞,幾乎貫穿著夏成均和茶之間的整個過程。同時,這些關鍵詞,也屬于所有的年輕茶人。
用匠心守望初心 老茶人用時光打磨茶香
1993年,福建茶商陳木藝馱著家鄉產的安溪鐵觀音來山東開拓市場,跑遍濟南的大街小巷,騎壞了8輛自行車;1995年,來自湖南的茶商胡建來到茶葉市場前身濟南供銷倉庫擺攤銷售茶葉;1996年,商河縣青年欒方勇把茶店開到了剛剛揭牌的濟南茶葉市場……在濟南第一茶市這方土地,寫滿了茶人們的創業史,他們親眼見證了濟南茶葉市場從土產倉儲大棚成為江北第一茶市、南茶北銷橋頭堡的神奇歷程。
時至今日,陳木藝騎著自行車賣茶葉的故事仍舊被茶葉市場商戶們津津樂道。“每天天不亮就馱上一袋鐵觀音,蹬著自行車走訪濟南的各大茶葉店,有時為了給人家現場表演功夫茶,還帶上沖泡的器具。”回憶過去,陳木藝感慨萬分。
20多年過去了,如今,陳木藝的“泉德利”商號,以濟南茶葉市場為公司總部的基礎上,已經在山東各地及華北地區設有多家代理商和專柜,產品有福鼎白茶、武夷巖茶、紅茶等品類,在江北茶葉市場享有很高的聲譽。“‘泉德利’的‘泉’就是泉城,‘德’取自安溪陳氏家族的‘德記’商號,我給我的企業取名‘泉德利’,就是表達我內心的想法:感念泉城,不忘祖業。”陳木藝說。
在第一茶市茶文化推廣中心的湘益黑茶智能倉儲中心,胡建向記者展示倉儲溫濕情況臺賬:“濟南地處北緯36°40′,溫濕度適宜,是最適合儲存茶葉的地區之一。”胡建堅持記錄分析濟南溫濕度情況對于黑茶轉化的作用,多年來從未中斷。
在經營湘益茯茶之余,胡建還將精力放在茶文化普及上,在茶文化推廣中心打造集黑茶品鑒、展示、購買以及茶文化培訓于一體的湘益茯茶一站式體驗中心,定期開展茶文化課堂,為中小學生、愛茶人普及推廣茶文化。
“我最大的理想,就是退休以后回湖南老家的茶山上,專心致志打造一款我所期待的好茶,和我的老朋友們坐在一起品飲。”這是高馬二溪山東運營中心負責人李雄對未來的規劃,也是很多老茶人的初心。
茶博會促產業提檔升級 擦亮企業名片
7月22日至25日,中國(濟南)第十六屆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暨第十屆茶文化節將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和濟南茶葉批發市場(第一茶市)舉行。在兩大主會場的參展商中,不乏濟南第一茶市的商戶,日川單叢就是參展品牌之一。
“我和濟南茶博會有著不解的淵源,日川品牌走向全國的第一站就是濟南茶博會。2013年,中國(濟南)第七屆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暨第一屆茶文化節開始,我們就一直參展,直到今年。”日川品牌創始人施福津介紹。
對于茶企來說,單有好的產品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把消費、流通渠道打開,參加茶博會就是施福津的銷售戰略之一。在多屆濟南茶博會上,日川的啤酒桶系列單叢產品迅速鋪開,日川品牌逐漸在全國叫響。
云根白茶、日照茶倉、中茶·龍冠……在歷屆濟南茶博會上有這樣一個參展單位,幾乎每次展位展示的品牌都不同,但背后卻有同一支運營團隊:茶世界全茶類運營服務團隊,實體運營公司是一個公司集群,旗下有多家運營公司,最早成立的公司是濟南華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采訪過程中,“融合”是華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軍利多次提到的一個詞。在華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運作的多個品牌中,既有品牌茶企,又有助力鄉村振興的茶葉合作社產品,還有茶相關的茶空間家具品類。“每次茶博會我們都會以不同的形式參與,不管是茶葉行業還是相關上下游市場,只有針對新的市場環境做出適當的升級與調整,才能應對更加個性、精致的消費群體。茶生活方式越來越深入人心,茶產品漸趨于融合發展,能夠滿足不同飲茶人群、不同茶品類需求、多元新零售業態的茶葉零售店,面臨著和產業同步升級的發展新機遇,我們在這方面進行了比較多的嘗試和探索,并且初見成效。”劉軍利說。
“經營茶葉20多年,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中國傳統的文化、內涵最能經得起時間考驗,還是我們自己的文化最好。”中益茶業負責人欒方勇說。采訪過程中,欒方勇“喊話”廣大茶企:共聚茶博會,借助茶博會平臺發展茶產業,弘揚茶文化。(濟南日報 記者:張敏 通訊員:王向紅 張雪 張曉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