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2-05-13 15:04:05
原標題:當前就業形勢下,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大學生?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我們在識別和選拔人才時,還特別強調考查學生的奮斗精神,拒絕‘躺平’心態。”
在產業調整、數字化趨勢及疫情等特殊外部環境影響推動下,傳統工作模式進一步被打破,組織形式更加多元化,這種新型職場狀態對高校畢業生應變和適應能力都提出新要求
應對企業用人需求變化,高校畢業生需少一些眼前得失計較,多一些行業前景、文化與價值觀分析和國家政策與需求研判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柯高陽 蕭海川 陳席元
正值就業季,記者走訪多家用人需求緊缺的企業,了解當前就業形勢下用人單位的招聘需求和對高校畢業生的求職建議。
崗位需求量逆勢上揚
近期,受疫情影響,部分行業企業存在縮招停招現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聯合推出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2022年一季度,高校畢業生招聘需求人數同比下降8%。
但是,也不乏新的就業亮點。
“我們對門店連鎖運營相關的崗位需求有一定程度下降。”江蘇紅豆集團人力資源部部長浦卓雅說,與往年相比,集團的招聘需求有減有增,其中倉儲物流等傳統崗位保持穩定,電商主播、新媒體運營、視覺營銷、文案策劃等相關崗位招聘需求則大幅增加。
一些企業“逆勢而上”,廣發“求賢令”。鳳麟核集團是一家從事核系統研發及技術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今年的招聘計劃比去年增加30%,面向高校畢業生招聘200多名工程師,需求涵蓋核科學、計算機、機械工程等專業的本碩博人才。集團負責人介紹,擴招既是出于自身發展需求,也是兼顧社會就業責任。今年以來,該集團已收到數千份求職簡歷,應聘的畢業生質量處于較高水平。
與此同時,包括制造業在內的部分行業人才相對緊缺,求賢若渴。“我們的工程師、操作工、設備維修、儲備管理等多個崗位都急缺人才。”重慶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招聘專員楊榮譽表示,公司主要從事空調生產制造,非常需要有知識、有能力的青年大學生。
中國企業500強之一的徐州礦務集團是一家綜合性跨國公司,去年10月啟動2022年校園招聘,面向高校畢業生提供技術、管理崗位近700個,目前仍未招滿。“作為一家煤炭企業,我們對采礦、地質、電氣等專業的畢業生需求較大,但相關煤炭院校培養規模較小,供不應求。”集團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李麗娜說,還有部分大學畢業生出于種種原因不愿來煤炭企業,使人才更緊缺。
不少企業反映,疫情多點散發導致線下校園招聘大量取消,企業用人挑戰不小。“以往面對面招聘,十余位候選者中就能選中一位;現在線上招聘,二三十位中才能選中一位。”山東中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董軍義說,公司希望多招一些高校畢業生,但線上面試溝通交流看不到更多細節,招聘效率和質量都受影響。
軟實力更受青睞
記者在走訪中還發現,企業在校招中注重專業能力的同時,更看重學生軟實力、與企業價值觀融合度等因素,有潛力、可塑性強的高校畢業生更受青睞。
“專業能力是基礎,態度和品質更重要。”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制造中心黨委副書記、人力資源總監高鵬飛說,公司2022年校園招聘需求約300人,招聘過程中除了考查專業能力,還會通過面談等方式,重點觀察大學畢業生的性格品質與自身素養。
眾多品質素養中,企業反復提及的高頻詞是學習能力。“在企業完善的培訓體系及晉升制度下,大學畢業生的工作經驗不足可能只是時間問題,學習能力往往更關鍵。”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招聘經理常營說,大學生工作后對于未接觸的知識也要主動學習掌握,以保持快速成長。
心理抗壓能力也是企業關注的重點。多家企業人事部門反映,招聘中發現一些高校畢業生不夠踏實沉穩,遇到挫折容易放棄,心理抗壓能力有待加強。在適應職場中,應屆生可能面臨來自生活、工作及情感上的一些困惑,要實現從校園到社會的順利過渡,離不開心理和情緒方面的自我疏導調節。
“我們在識別和選拔人才時,還特別強調考查學生的奮斗精神,拒絕‘躺平’心態。”鳳麟核集團人事部部長齊瓊說,任何技術創新和突破都離不開持之以恒和腳踏實地的努力。集團更加青睞敢于創新、勇于突破的應屆生,鼓勵他們投身項目攻關前沿,為國家和社會貢獻硬核科技力量。
智聯招聘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強分析,經濟增速放緩,企業招聘變得更加精準務實,力求以同等薪酬尋找到更具價值的人才。此外,在產業調整、數字化趨勢及疫情等特殊外部環境影響推動下,傳統工作模式進一步被打破,組織形式更加多元化,這種新型職場狀態對高校畢業生應變和適應能力都提出新要求。
2022年3月28日,在位于重慶大渡口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大學畢業生和青年人才在一家大數據公司工作 唐奕攝/本刊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記者觀察發現,受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求職趨于保守、求穩,有的選擇考研深造、“慢就業”,有的選擇考公考編、求職國企,以求對沖眼前的就業環境變化。還有部分畢業生陷入“大公司不要我,小公司我不要”的就業困境。
“就業不是只有一種選擇,適合自己職業發展的才是最好的。”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毛宇飛建議,高校畢業生要根據就業形勢和企業需求,及時轉變就業觀念,合理調整就業預期,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互聯網“大廠”校招機會縮減,可以考慮通信電信、生物醫藥、工業自動化等政策支持的產業行業,發展潛力可觀;與其在北上廣深“扎堆”,不如到正在崛起的新一線城市發展,未來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機會。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發展特點,對人才的需求也不盡相同。”齊瓊建議,高校畢業生在擇業時少一些眼前得失計較,多一些行業前景、企業文化與價值觀分析和國家政策與需求研判。只要能夠緊扣國家與時代發展脈搏,結合自己特點與職業目標,就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
社會實踐和項目經驗是就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也是就業市場上的“硬通貨”。多位企業校招負責人建議,大學生在校期間除了關注專業成績外,還應注重提升學習能力、實踐能力,根據職業方向有針對性地儲備多種能力與技能,在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長見識、增才干,加深對行業、企業的了解,為就業做好準備。
此外,企業建議,高校的專業設置、招生規模、培養方案要及時反映社會和市場需求,從源頭上避免出現“人崗不匹配”的情況。同時加強校企合作,與企業建立雙向聯系機制,利用企業資源安排崗位實習和技能實訓,幫助學生積累實踐經驗的同時,實現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為高質量就業打下堅實基礎。(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