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都市報
2018-04-28 09:53:04
國際海洋創新工坊效果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婁花 報道
半島都市報4月27日訊 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核心是產業,關鍵在項目。4月27日,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2018年市級重點建設項目200個(含結轉項目83個),總投資8088.35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600億元以上,竣工項目60個以上。重點前期項目174個,總投資4426.77億元,作為后續儲備。所有項目全部納入全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青島建立市級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庫,儲備項目1000個。近期,全省一批重大項目陸續開工,以四新促四化,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開了一個好頭,青島15個新舊動能重點項目1到5月份集中開工。
200個重點建設項目中,按投資額劃分,100億元以上的有城軌配套基地項目、青島大學膠州校區項目等16個項目,總投資4355.96億元。50億元~100億元的有歌爾科技產業、香港萬信工業智能制造項目等19個項目,較去年增加3個,總投資1135.54億元。總投資50億元以上(含100億元以上)新項目共有35個,比去年少1個。
按類別劃分,歌爾科技、香港萬信工業智能制造等工業項目102個,總投資1562.33億元;金茂智慧新城、海天大酒店改造(海天中心)等服務業項目81個,總投資3653.37億元,所占投資比重最大,占45.1%;地鐵工程、青島新機場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先期實施段)等基礎設施項目9個,總投資2681.92億元;青島大學膠州校區、市立醫院東院二期門診住院樓等社會民生項目8個,總投資190.73億元。
對于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庫,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市重大辦牽頭各區市、各部門、各市屬國有企業,一邊編寫規劃,一邊梳理項目,構建了市級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庫,入庫項目1000個左右,計劃總投資1.6萬億元,涵蓋本市新舊動能轉換規劃的20個細分領域。
優勢特色產業包括現代海洋、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汽車制造、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現代旅游、商務服務、健康養老等9個領域。以智能化、高端化、品質化為方向,打造新舊動能轉換“助推器”。目前入庫項目440個,總投資1萬億元。
新興未來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文化創意等5個領域。以信息化、智慧化、融合化為方向,打造新舊動能轉換“新引擎”。目前入庫項目360個,總投資4800億元。
傳統支柱產業包括商貿服務、食品飲料、紡織服裝、機械設備、橡膠化工、現代農業等6個領域,以完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方向,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變速箱”。目前入庫項目170個,總投資3300億元。
為發揮重大項目對產業的引領帶動作用,本市從新舊動能轉換入庫項目中好中選優,提出了2018年重點推進的66個龍頭項目。目前,66個龍頭項目計劃總投資1936億元。從年度目標來看,年內開工項目41個,投資1519億元;年內竣工投產項目15個,投資164億元;年內簽約落地項目10個,投資253億元。
■鏈接 1到5月開工的部分重點項目
●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中車平臺建設項目
項目位于創新中心區域內,由中國中車和青島動車小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建設,其中動車小鎮投資公司負責獲取土地,進行基礎設施配套及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中國中車負責設備投資建設。目前確定共有6個平臺項目,占地約600畝,估算總投資約60億元。
●海爾國家級雙創基地及八戒小鎮項目
項目位于即墨經濟開發區核心位置,總建筑面積約86.5萬平米,由海爾集團投資建設。計劃導入豬八戒山東區域總部、雙創基地、海貿云商和工業智研院四大產業平臺,將項目打造成為集“雙創基地、物聯網人工智能高地、生態人居、商務配套設施”于一體的產城園區。
●OceanWe國際海洋創新工坊項目
項目坐落于即墨區藍色硅谷黃金地段,未來將引進50~100家金融、海洋感知、海洋探測、水下探測通信、軍工制造、生物醫療、海洋大數據平臺等行業創新企業,并計劃與藍谷管理局及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單位一起共建,打造藍谷海洋感知、海洋大數據、海洋軍民融合三個專業產業園,每個領域預計孵化企業50家。
●山東大學中美科技創新國際產業園
項目位于藍色生物醫藥科技園核心區,占地約545畝,總投資約人民幣50億元,規劃建筑面積約80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創客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研發試驗、研究生院、企業總部、國際公寓、商業配套、國際住宅、產業基金等豐富多元的產品體系。發展方向將圍繞生物醫藥、智能制造、高新材料、信息技術等4大主導產業進行建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