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17-06-20 15:59:06
原標題:民俗與旅游深度融合 周村大集成地方文化新名片
“周村大集”歷史悠久,是周村商貿經濟歷史沿革的一個縮影,是展示周村傳統商貿習俗的重要載體,也是承載周村人文情感的地方。周村大集與地方民俗、旅游巧妙融合,儼然成為一幅周村版的清明上河圖,成為古商城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日益受到百姓和游客青睞。
大集歷史悠久,促進城市形成
“周村大集”歷史悠久,最早形成可追溯至明崇禎九年,規定農歷四、九為大集日。嘉慶年間的《長山縣志》中記載:“周村,在南二十里,三八日小集,四九日大集。”
清初,鄉賢李化熙以刑部尚書致仕還鄉,為保集市繁榮、造福鄉里,以一家之力獨擔市稅,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商人來此經商,商貿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周村后來被稱為“三齊重鎮”的歷史地位。自此“天下第一村”、“旱碼頭”、“金周村”的美名廣泛流傳。1904年,周村和濟南、濰縣同被清政府辟為商埠,周村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再次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一時間商賈云集,貨物豐茂,其盛況竟超過了省會濟南。
集市的繁榮為城市的形成創造了可能,一部分實力雄厚的商戶,其經營模式開始由行商向坐賈轉變,他們在集市附近建房開設店鋪,逐漸形成了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兩側以商貿、居住為主要功能的各時期的古建筑。
分五大區域,成為古商城獨特人文景觀
如今,從周村街道的名字上尚能感覺到“東方商埠”的昔日風華。周村商業街道的名字,是以經營的內容來命名的,比如說,賣油的街道稱為油坊街,賣魚的街道稱為魚市街,“五行八作”一應俱全,大街不大,日進斗金。2002年,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阮儀三、羅哲文、鄭孝燮來周村古商城考察稱這里為“中國活著的古商業街市建筑博物館群。”
“周村大集”是周村商貿經濟歷史沿革的一個縮影,2014年9月,周村古商城管委會在匯龍街片區恢復周村大集中的花市、魚市、鳥市、寵物市、古玩市五大區域,總占地面積達9千平方米。經過兩年來的運行,周村大集與地方民俗、旅游巧妙融合,商家越聚越多,人氣越來越旺。平時集市上人來人往,叫賣聲不斷,道路兩邊擺滿了攤位,花草滿地、百鳥鳴叫,古玩市場的奇珍異寶引得人們流連忘返,活脫脫一副周村版清明上河圖的景象。如今,大集已經成為古商城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日益受到百姓和游客的青睞。
目前,周村古商城有古玩經營業60余家,旗袍經營業戶15家。匯龍湖大集則聚集了花鳥魚蟲和古玩等專業市場攤點近1000個,吸引了來自濟南、天津、青州、濱州以及淄博本地的百姓前來交易。周村大集的興旺促進了地域間的文化交流,加強了文旅融合發展,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繁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超 通訊員 張紅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