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17-05-08 15:24:05
海水里也能產稻米?沒錯!7日,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揭牌儀式在青島國際院士港舉行,這標志著青島的“鹽堿地”變身“良田”的步伐又邁進了一步?!笆澜珉s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介紹,他將帶領團隊利用三年時間,在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培育出可推廣種植的海水稻品種。
(工作人員正在使用名為“多倍體”的水稻種子進行播種 / 齊魯晚報記者 張曉鵬 攝)
“我們有信心在2020年培育出抗鹽堿度1%、畝產300公斤的海水稻品種?!痹∑秸f,目標是在5-10年內利用稻作改良技術改造鹽堿地和灘涂,為我國增加一億畝良田,每年多增加300億公斤糧食,多養活一個大省的人口。據介紹,目前海水稻研發試驗基地已完成播種工作,播種147份海水稻,預計今年11月份第一代海水稻就可以同大家見面。
(大圖:5月7日,青島海水稻研發試驗基地,工作人員進行了海水稻的插秧,今年年底將會收獲第一批海水稻研發成果。小圖:袁隆平參加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揭牌儀式 / 齊魯晚報記者張曉鵬 攝)
【山東2000萬畝鹽堿地,盼著能種出糧食】
7日,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揭牌儀式在青島國際院士港舉行,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袁隆平院士應邀參加儀式。
該中心成立于2016年,目標是在三年內打造耐鹽堿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海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中心設立耐鹽堿水稻育種及鹽堿地稻作改良研究、第三代遺傳工程不育系雜交水稻技術和稻米品質與食味研究三個研發方向。
長期以來,在鹽堿地上種出糧食,成了不少人特別是沿海地區農民的愿望。目前,全國有15億畝的鹽堿地和灘涂,涉及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等眾多地域。而山東就有2000萬畝鹽堿地,青島占了50萬畝。青島環擁膠州灣,很適合研究和推廣海水稻。
在未來,如果高品質堿生稻可以推廣到全國范圍內,覆蓋各個鹽堿地和灘涂,“如果推廣到一億畝,每一畝地如果有三百公斤的糧食產量,那么我們就有三百億公斤的糧食,可以解決八千萬人口吃飯問題,相當于一個大省的人口。如果能推廣到世界水稻種植面積的一半左右,每年增產的糧食可以多養活四億到五億人口。”袁隆平介紹。
在稻米品質與食味研究方面,中心已經著手建立水稻基因譜系研究、土壤改良、種肥藥植保研究、稻谷烘干存儲、加工碾磨過程、大米烹飪水量配比、烹飪曲線研究等全生命周期品質食味的軟硬件研究平臺。利用智能化烹飪終端,建立全國乃至全球稻米烹飪大數據云平臺,打造全球首個分布式稻米口味互聯網+研究平臺。
另外,袁隆平說,由于海水稻是在灘涂生長,海水的微量元素較高,所以海水稻的礦物質含量比普通稻的含量要高。加上海水稻在惡劣的野生條件下生長,沒有普通淡水稻的病蟲害,其抗病性較強,加上其鹽堿度和耐鹽基因,可以說是天然有機食品。
【青島海水稻今年年底就能嘗】
7日9時許,在位于李滄區白泥地公園內的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一塊試驗方形田內,工作人員正在使用名為“多倍體”的水稻種子進行播種,而不遠處的另一塊試驗田內,約十厘米高的水稻秧苗已經蔥蔥綠綠,長勢旺盛,特別喜人。
“‘多倍體’較常規水稻品種,外形大一倍半,播種它的目的是為了后期進行秧苗耐鹽耐堿性能測試?!鼻鄭u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研發人員張國東介紹,目前研發中心已在30畝試驗田上根據不同鹽堿度分成若干個小格子,反復測試耐鹽耐堿性能,將耐鹽耐堿基因選出來進行配組,再試驗分別選出抗病性優的、營養含量高的不同種子。
這就像是先把“媽媽”找出來,再與不同地域的水稻種子進行配組。工作人員介紹,海水稻在膠州灣種植,并不是說單純地針對青島的地域特色研發一種海水稻。而是要根據不同緯度、不同海拔等選育出可以在全世界種植的一系列品種,并將一系列品種進行產業化。
據介紹,目前海水稻研發試驗基地已完成播種工作,播種147份海水稻,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進行耐鹽堿水稻篩選。其中619稻已經到了插秧的時節,這個品種具有高產、優質、耐鹽堿的優良特性。現場工作人員向大家展示了海水稻的插秧,預計今年11月份第一代海水稻將與大家見面。這意味著,在今年年底,將會收獲第一批海水稻研發成果,屆時會邀請市民代表前去品嘗,并懇請市民提出口感意見。
【海水稻目前畝產較低,尚處于“半野生”狀態】
這是一種材料而不是品種(在農業上大面積推廣才叫品種)。袁隆平介紹,培育海水稻有兩種途徑,分別是常規育種方法和分子技術。常規育種方法就是利用雜交栽培手段將目前處于半野生的海水稻進行育種,從而提高產量和抗鹽堿度。分子技術就是用生物工程技術將半野生海水稻中的抗鹽堿基因找出來并克隆出來,轉移到高產栽培品種中去。
袁隆平說,兩種技術都可行。他們有把握培育出高產的海水稻,海水稻用三年時間達到畝產300公斤不在話下。
所謂海水稻是指抗鹽抗堿性水稻(簡稱“海水稻”),就是在現有自然存活的高耐鹽堿性野生稻的基礎上,利用遺傳工程技術,選育出可供產業化推廣的、鹽度不低于1%鹽度海水灌溉條件下、能正常生長且產量能達到200-300公斤/畝的水稻品種。
事實上,海水稻研究較早的是湛江人陳日勝。1986年11月,陳日勝發現了可能是生長在鹽堿地里的野生水稻,隨即取下那株野生海水稻的522粒種子開始育種工作。到現在30年的培育、試種過程中,陳日勝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精力。
陳日勝的海水稻引起了袁隆平的關注。隨后在2014年的10月18日,國家雜交水稻中心副主任馬國輝受袁隆平委派,專程到湛江海水稻發源地考察并為之申請海水稻項目國家立項。
2015年,已經培育海水稻29年的陳日勝將命名為“海稻86”的種子,送到東北三省、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等全國16個省區進行試驗種植,希望培育可在全國各種鹽堿地種植的“海稻”。而今年剛剛成立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并非首例產區。目前海水稻主要在南方種植,還處于半野生狀態。想要全面推廣,還需突破75—150公斤/畝的低產量現狀,以及克服南北方土地酸堿度的差異問題。
“我們有信心在2020年培育出抗鹽堿度1%、畝產300公斤的海水稻品種?!痹∑秸f。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