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7-07 08:08:07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躍兵 通訊員 何順 譚俊杰
7月3日,祁陽縣羊角塘鎮(zhèn)平安村山上,一排排蔥綠的金槐樹上,掛滿了金燦燦的花蕾,村民們在忙于采摘成熟的金槐花蕾。
村民唐娟一邊采摘花蕾,一邊向記者介紹:金槐樹的花蕾經殺青晾曬干或烘干后,呈米粒狀,俗稱“金槐米”,是制藥、食品加工和工業(yè)印染的原料,用途廣泛。去年,她家6畝金槐米進賬12萬多元。
平安村地處衡邵干旱走廊,遍地石頭山,曾經荒了多年。
2013年,在外地經商的平安村村民付上元發(fā)現,村里的石頭山與廣西一帶金槐米主產區(qū)的自然條件相似,是不是可以種植花蕾呢?他請來的技術人員實地考察后,認為這里的確適合種植金槐樹。
付上元返鄉(xiāng)流轉200多畝石山打算種植金槐樹,可是他在村里招人種植時,多數人都不愿意來。不少人心存疑問:石縫里能種出啥?這樣肯定虧本。
付上元耐心給村民們做工作。
在石山上種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餓了,啃幾口干糧,累了,就在背陰處打個盹。用壞了10多把鐵鎬,磨破了20多雙解放鞋,終于,讓金槐樹在山上“安了家”。
2015年,金槐樹開花,付上元沒出村,就把晾干的槐米、槐葉等賣出了好價錢。
這時,村民們才知道,金槐原來全身都是寶,都想跟著種。
付上元于是帶領300多戶村民成立合作社,流轉1000多畝石山。他還悉心指導大家按照自己總結的“合理施用磷、鉀肥,少施氮肥”等高產技術進行種植。去年,每畝金槐樹毛收入達2萬多元。
祁陽縣羊角塘鎮(zhèn)政協(xié)聯工委主任陸勇軍也樂了,兩年后,平安村的金槐樹全部進入盛產期,畝均收入6萬多元,全村有望實現小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