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1-14 09:30:11
原標題:李昊冉:躍動的音符是我一生的追求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李昊冉:躍動的音符是我一生的追求
來源:中國青年報
李昊冉,北京交響樂團常任指揮,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終身客座指揮。
初見李昊冉,他率先伸出右手,禮貌地表示自己的友好。這位年輕的指揮家雖然已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但舉止依然謙遜有禮。今年6月,李昊冉被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任命為終身客座指揮,成為該劇院歷史上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指揮。
李昊冉說話不多,聲音很輕,臉上總是帶著微笑,仿佛是久別重逢的老友,熟悉中略帶著一些拘謹和含蓄。“音樂指揮是我一生追求的事業,跟隨自己的內心,感受音符的跳動,對我來說,這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在談音樂指揮領域的話題時,有些拘謹的李昊冉仿佛變了個人。
李昊冉的父母都是音樂家,從小家里就有良好的音樂氛圍。對于李昊冉來說,好的興趣培養絕不是灌輸式的,而是像拂過大地的風,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看不見,但隨處可以感覺到。
“小時候,父親經常會在家播放音樂磁帶,美妙優雅的音樂旋律總是在我的腦海中縈繞不去,就像是我世界的一部分。”李昊冉說。6歲那年,在父母的引導下,李昊冉開始學習鋼琴。從小受到音樂旋律的熏陶,學習樂器對李昊冉來說,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然而,音樂并非李昊冉童年時期的唯一追求。除了音樂,他還有另一個幾乎達到專業水平的愛好——足球。
“我曾夢想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李昊冉回憶道,“在學習音樂的同時,我也接受了多年的專業足球訓練”。然而,命運總是充滿了變數。“后來因為眼睛的問題,我被預備隊勸退,不得不放棄這個夢想。”盡管如此,這段經歷教會了李昊冉堅持的重要性,也為他日后在音樂生涯中面對挑戰奠定了基礎。
2003年,17歲的李昊冉在北京保利劇院聆聽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執棒的是俄羅斯國寶級音樂指揮大師普雷特涅夫。“當時我感覺旋律就如同潮水一般撲面而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給我帶來的震撼是無法形容的。”李昊冉說,一場20年前觀看的音樂會,如今仍覺得發生在昨日,“也是從那時起,我便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音樂指揮家”。
帶著對音樂的熱愛,李昊冉開始了他的音樂之旅。他先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隨后遠赴德國,進入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深造。“在德國的學習經歷不僅拓寬了我的音樂視野,也讓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西方音樂文化。”在歐洲生活的10多年里,李昊冉不斷吸收著各種音樂養分。“每一個城市、每一個音樂廳都有其獨特的氣質,這些經歷讓我對音樂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李昊冉回憶說,他在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求學時找到了自己的路,“要當好一名音樂指揮,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過分關注指揮本身,而是要全身心投入音樂和文化的理解中’。真正的指揮藝術,源于對音樂的深刻感悟和對文化的廣泛認知。”
音樂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還是一種語言藝術。對音樂進行深入地解析與解讀,就必須對作者的情感進行再現。“一名合格的音樂指揮家,必須深入解讀古典音樂中蘊含的語言和文化。”李昊冉說,這種對文化的深度理解,或許是他能在國際舞臺上獲得認可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一段音樂中,作曲者往往因為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歷史環境,將自己的情感或清晰或隱晦地記錄在樂譜中。閱讀樂譜,感受音樂中蘊含的文化,其實就是閱讀一段歷史和人物的一生。“在演奏前,不僅要熟悉樂譜音符,更重要的是讓自己以作者的身份深度沉浸在歷史大背景下,去感受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從而感受他們蘊含其中的感情。”
為了更好地讓自己沉浸在作曲家的世界里,李昊冉不僅要熟悉音樂、樂譜,還要了解作曲家的經歷、心情,以及同時期的其他作品。同時,音樂指揮呈現的是一種自然的情緒,要把情緒表達出來,就必然要深入挖掘作曲家想表達什么。為此,他不僅學習作曲家所在國家的文化、語言和歷史,還專程前往古典音樂作曲家的故居,以第一人稱視角去品味作曲家的一生。“有的時候,我甚至感覺我就是作曲家本人,我會因他的經歷或喜或悲,或恨或愛。”
李昊冉與馬林斯基劇院的淵源,始于2022年拉赫瑪尼諾夫國際音樂大賽。在其指揮家單元比賽中獲獎后,他被俄羅斯指揮家瓦列里·捷杰耶夫賞識,并被邀請參加馬林斯基劇院的斯特拉文斯基音樂節。原計劃是李昊冉指揮半場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組曲,但命運給了他一個更大的挑戰。
“當天下午,我突然接到通知,說捷杰耶夫大師身體不適,讓我代替他指揮上半場的《彼得魯什卡》。我當時答應了,雖然從未指揮過這部作品,但至少是熟悉的。然而,到了劇院才發現,演出的不是大家熟知的1947年版本,而是1911年的原版。”李昊冉只有兩個小時來熟悉總譜,沒有任何排練的機會,只有一次走臺。李昊冉說,那是自己職業生涯中最緊張的時刻,“但我告訴自己,必須非常專注和冷靜”。
然而,挑戰并未就此結束。在中場休息時,捷杰耶夫突然打來電話,要求李昊冉臨時指揮斯特拉文斯基的《管樂八重奏》。同時,長笛首席因身體不適無法出席,需要臨時調換另一位樂手。“八重奏原本不需要指揮,我完全沒有準備,更何況還有樂手的臨時變動。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必須迎難而上。”
李昊冉迅速作出反應:“我們利用中場休息的時間,在后臺與樂團成員進行了簡短的溝通和準備。雖然時間緊迫,但大家都非常專業,迅速調整到位。”最終,李昊冉不僅完成了任務,還在《火鳥》組曲的演出中獲得了觀眾的認可,“觀眾給了我長時間的起立鼓掌”。
從2014年在布加勒斯特國際指揮大賽上一舉奪魁,到現在成為馬林斯基劇院的終身客座指揮,李昊冉用了10年時間。他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的頂級樂團:柏林交響樂團、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莫斯科愛樂樂團、德意志廣播愛樂樂團等。在國內,他是北京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也與中國愛樂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等多個樂團有密切合作。
“每一次登臺,每一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音樂家合作,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和挑戰。音樂指揮是將情感傳遞給音樂家,再反饋給觀眾的角色。對文化的鉆研,必須讓熟悉本國文化的人認可,他們才會進一步認可你的音樂指揮能力。”李昊冉說,音樂是一種無國界的語言,“希望通過我的指揮,能夠讓更多人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這是我作為一名音樂指揮家的使命,也是我畢生的追求。”
楊逸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偉 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