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3-09-13 11:11:09
原標題:12國華媒代表覽巴陵“新”勝狀:產業興、文化活、旅游旺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12國華媒代表覽巴陵“新”勝狀:產業興、文化活、旅游旺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岳陽9月13日電 (張雪盈) 宋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使岳陽樓成為海內外華人心馳神往的文化圣殿。9月9日至9月13日,“行走中國·2023年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岳陽行”主題采訪活動在湖南岳陽舉行。來自12個國家的16位華媒代表深入岳陽各地,解鎖農文旅賦能下的岳陽鄉村振興“密碼”。
燈光璀璨的湖南岳陽樓旅游區。 中新網記者 楊華峰 攝
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岳陽的鄉村振興并非是空洞的口號或標語,每一個地方都在利用當地的資源進行特色產業發展,每一個產品也都有它獨特的特色。”在岳陽臨湘市羊樓司鎮竹木家居創新創業園內,竹簡、竹笛、竹制家居等竹制品擺放整齊,引得《法國僑報》副總編王萍連連稱贊。
位于湖南省北部、地處湘鄂邊界交通要塞的羊樓司鎮,坐擁24萬畝楠竹與600多家竹器加工企業。在這里,凡是木頭能做的器具,均能用竹制品工藝取而代之,涵蓋竹家居、竹建材、竹工藝品等6大系列480余種產品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也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竹器之鄉”。
華媒代表拍攝六門閘風干魚。 中新網記者 楊華峰 攝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竹香遠逸的臨湘羊樓司“竹器小鎮”、美味飄香的汨羅長樂“甜酒小鎮”、蝦肥蟹美的湘陰鶴龍湖“蝦蟹小鎮”……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助推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成為岳陽鄉村振興的密碼。
“換種方式‘靠湖吃湖’成效明顯。”望著正在晾曬風干魚的君山區錢糧湖鎮六門閘社區居民,法國《歐洲時報》主任馬林感慨,岳陽并非是簡單的“禁漁”,而是通過引導漁民轉型,將其引領到新的職業臺階,既與環境建設保持一致,又幫助漁民上岸增收。
文化活水潤澤一方水土
“湖南將傳統文化融入鄉村振興建設,令我感觸頗深。”加拿大輕松傳媒集團副總裁高俊峰回憶一路行程,無論是岳陽樓承載的“憂樂精神”、屈子祠延續的“屈子文化”,還是汨羅長樂古鎮與十三村醬文化博覽園中呈現的非遺文化,都在無形中滋養著當地民眾,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助推鄉村振興。
馬林與高俊峰懷揣著同樣的觀點。他認為,岳陽樓景區的靜謐與汴河街的繁華,均向民眾訴說著生活的本真,讓人們能透過古建筑這一窗口,觸摸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獲得面對困難與挑戰的勇氣。
華媒代表參觀屈子文化園。中新網記者 楊華峰 攝
如何使文化為鄉村注入活水,使鄉村既有“看頭”,又有“奔頭”?汨羅市瞭家山社區利用民宅墻壁,塑造一墻一文化、一墻一風景,同時在沿途空地擺上卡通稻草工藝,讓游客感受童真童趣、農耕文化。這個“漫畫小村”不僅成為網紅打卡地,也成為鄉村振興建設的重要載體與文化陣地。
十三村醬文化博覽園把醬菜制作生產場景、工藝流程、廠區人文等工業景觀變為旅游資源,使其成為岳陽市首個集三國文化、農耕文化、醬文化、道德文化于一體的3A級景區工廠,以增進民眾對醬菜背后故事的了解。
“鄉村振興不僅是物質層面的振興,也是精神上面的振興。”《斐濟日報》總監裴華松說,要用鏡頭記錄下岳陽鄉村振興與鄉村文化的緊密融合,將其傳播給更多華僑華人。
滿目新景擦亮文旅名片
步入岳陽樓景區,沿著清代麻石街向前而行,沿途可見翩然舞者、吟詩友人、拉弦游人,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岳陽樓以青銅微縮的形式,錯落有致地布局在蜿蜒的小溪邊,望之便可知曉文人墨客筆下千古名樓的“前世今生”。
“很少見到如此之多的游客匯聚到一個地方品嘗美食、穿街走巷。”在王萍眼中,“活力”是一座城市經濟發展重要因素。岳陽憑借其豐富的文旅資源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游客,為城市注入了無限青春與活力。
延伸四季的“洞庭漁火季”系列文藝節目在岳陽港工業遺址公園上演。 中新網記者 楊華峰 攝
在岳陽,類似這樣“人頭攢動”的景點不在少數。氣勢磅礴的岳陽樓、波瀾壯闊的洞庭湖、風光旖旎的君山島……“岳陽江湖靈動、生態優越、人文厚重,令人見之難忘。”尼日利亞《西非統一商報》責任主編王淑華如是說道。
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岳陽將文旅產業納入全市七大千億產業和“12+1”優勢產業鏈加以推進,制定了《岳陽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21—2025年)》,積極構建“一業興”帶動“百業旺”的“大文旅”發展格局。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2507.84萬人次,同比增長63.21%;旅游收入268.46億元,同比增長64.56%。(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