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3-04-07 17:00:04
原標題:天津衛故城東城墻遺址考古出土各類文物標本2000余件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天津衛故城東城墻遺址考古出土各類文物標本2000余件
來源:新華社
今年是天津設衛得名的第619年。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近日公布了天津衛故城東城墻遺址考古發現和成果,出土元、明、清至民國時期各類文物標本2000余件。
天津衛故城東城墻遺址考古發掘區全景。(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供圖)
天津衛故城東城墻遺址發掘區位于天津市南開區東馬路與南馬路交口。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17年7月,天津市文物局組織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開始對該區域進行考古勘探,發現古代磚墻基礎遺跡及明清時期較為豐富遺物,根據考古勘探與文獻記載,推定該區域和天津衛故城東城墻遺址有密切關系。之后,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又多次對該區域進行考古發掘工作。
天津衛故城東城墻遺址城墻和基礎剖面(局部)。(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供圖)
天津衛故城東城墻遺址發掘是自1970年以來,天津衛故城遺址范圍內第一次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規程》進行的科學全面考古發掘,為國內“古今重疊型”城市考古發掘和研究提供了重要案例和樣本。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本次考古發掘執行負責人文璋介紹,通過持續考古工作,發掘清理出明清至民國時期城墻基礎、道路、灰溝、鐵軌等多處遺跡以及2000余件各類文物標本,取得重要考古收獲。
天津衛故城東城墻遺址出土的元代文物標本。(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供圖)
據介紹,本次考古發現的重要意義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從城墻基礎及發掘出土遺物可以推定,天津衛城的始建年代不晚于明初,為天津衛城的始建提供了考古實證。
天津衛故城東城墻遺址明代早期城墻基礎(局部)。(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供圖)
二是考古發現的遺跡和遺物較為完整地體現出天津衛城歷經從明代始建、明清多次重修、1901年拆除廢棄等600余年的歷史過程,是歷史文獻記載中天津城建城—修城—毀城—再用的歷史縮影。
三是本次發掘在明代早期地層堆積之內,出土有數量較多的典型元代鈞窯系、龍泉窯系等生活器皿殘片和建筑構件等遺物,這表明天津衛故城東城墻遺址所在區域存在著元代甚至更早時期堆積的可能,為今后考古探尋天津早期城市起源提供了重要參照和線索。
記者:周潤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