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Time客戶端
2022-07-08 16:41:07
原標題:《珠峰隊長》:始于夢想,忠于內心
來源:環球時報
文|孫小川
珠穆朗瑪峰,是每個攀登愛好者的向往之地。它可以讓你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能讓你感受來自原始的壓迫;它可以給予你超越自我的勇氣,也能輕輕松松壓垮你內心的最后一道防線。
2019年5月15日,一支來自民間的“川藏隊”在專業高山向導、隊長蘇拉王平的帶領下全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8名登山隊員及7名高山向導)。電影《珠峰隊長》完整記錄了隊員們朝著世界之巔一步步靠近的過程。登頂珠峰的這一路來,隊員們既要時刻面臨著生命危險,又要不斷克服艱難的條件和體能的消耗,突變的天氣、不確定的等待無一不考驗著隊員們的承受能力。
夢想、猶豫與超越
不同于市面上精美的剪輯制作,《珠峰隊長》沒有特效,也沒有過多巧妙的設計,以原汁原味的記錄為主,但是攀登珠峰本身的險象環生給足了片子故事性;8名登山隊員也并不是專業的登山運動員,他們中有“為了一座山,賣掉一個店”的店主,有為了“珠峰夢”多年堅持鍛煉的企業主,也有熱愛登山、想要挑戰自我的白領,他們也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普通人。最真誠的人們,最極致的挑戰,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隊長蘇拉王平坦言,即使高山向導們經驗豐富,登山隊員們也都訓練多年,攀登珠峰依舊困難重重。首先需要面臨的難關就是昆布冰川,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移動的冰川會導致雪崩、落冰等各種危險,這里已經發生了多起悲劇;其次便是洛子壁,洛子壁雖不陡峭卻覆滿堅冰,攝影團隊人均負重7、80斤的設備,這無疑給攀登增添了更多難度;沖頂前的希拉里臺階則是最后一道難關,“珠峰大堵車”這一情況也發生于此。為了避免“堵車”,他們選擇提前沖頂,也成為了2019年全球第一支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團隊。正因為他們是第一支隊伍,沖頂之路上沒有太多踩出來的臺階和腳印,以至于超出“關門時間”兩個小時才完成。超過8000米海拔的“死亡地帶”每多一分鐘都意味著多一分的危險,可到了那個位置沒有人想放棄,在確認天氣和保證隊員們身體狀況的基礎上,蘇拉王平頂著壓力和風險做出了繼續沖頂的大膽決定。
在珠峰的客觀因素之外,如何克服內心的恐懼、勇敢面對危險也是每個登山隊員的功課。無論裝備如何精良、準備多么充足,自然的力量無人能夠抗衡。比起雪崩和極端天氣帶來的困難,攀登路上見到的不幸遇難者更是深深震撼著每個登山隊員的心靈,在那一刻,隊員們也不禁思考,“當夢想危及生命之時,我真的可以堅持嗎?”“家人重要還是夢想重要?”“我是否能承擔攀登帶來的那些不可預料的事情?”種種意外打亂了隊員們前進的節奏,透支的身體和焦慮的情緒也讓幾位隊員產生了放棄的念頭。
幸運的是最終全員登頂成功,錄制的素材也非常完整。《珠峰隊長》是人類第一次使用無人機航拍珠峰攀登全過程,它創造了無人機最高海拔起飛的紀錄,也是目前有關攀登珠峰紀錄片中素材最全的。
“我做了一個情懷片”
《珠峰隊長》的主創并不是業內資深人士,它的成型其實來源于隊長蘇拉王平的一個夢想。這位從業20年的“老登山人”攀上了無數的高峰,他一直想帶領一支隊伍登頂珠峰,同時他也希望可以用鏡頭記錄下攀登珠峰的全過程,于是《珠峰隊長》就這樣進入了策劃階段。
影視團隊滿足不了極端天氣拍攝的條件,那就培養自己的團隊,蘇拉王平將“川藏隊”中的專業高山向導培養成了攝像師,確保攀登過程中拍攝的專業性;為了呈現最真實的攀登過程、避免過多的干涉,他們沒有對外拉投資,由自己的團隊攀山影視一手操辦了《珠峰隊長》的后期剪輯,只求無愧于心,拍出一個既能讓攀登愛好者們認同、也能讓觀眾共情的作品。
“我不僅是登山隊長,也在山上承擔了導演的職責,我帶去了15個人,就要對這15個人的生命安全負責,天氣、隊員們的身體狀況、攝像內容等事項每一天都需要考慮”。蘇拉王平告訴記者,從登山隊長到做電影,是夢想讓他完成了這次跨界之旅,《珠峰隊長》是一個情懷片,這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二座“珠峰”。
正如蘇拉王平所言,“人一輩子可以不登山,但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大山’,要為自己的夢想努力爭取”。 生命不息,攀登不止,這也是《珠峰隊長》想要傳遞給每一位觀眾的,無論困難還是夢想,直面挑戰、堅持自己才是應有的態度,也許會面對別人的不理解,也許這件事終究會失敗,但人生就像是一場漫長的攀登,每一步都有它的意義,我們總得做一件值得為之付出的事情,無關結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