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2-06-13 20:28:06
原標題:菏澤東明縣:強化組織建設 激活新村治理“一池春水”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山東頻道
“大家好,通過上次的‘云談會’,我們相互認識,并且進行了初步交流。今天,我們再次通過這樣方式和大家見面,主要還是請各位建言獻策,在優化產業發展模式,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提升村民生活品質等方面暢所欲言,貢獻智慧和力量。”
6月13日,在山東菏澤市東明縣黃河灘區第二次遷建新村“云談會”上,沙窩鎮黨委書記邢鵬英與外地黨員互動時開門見山地說。
前不久,東明縣24個灘區社區陸續成立新村黨委,為充分發揮黃河灘區新村黨委作用,回引優秀人才助力鄉村振興,提升黃河灘區新村治理水平,東明縣黃河灘區遷建新村不定期舉行“云談會”。“云談會”通過網絡視頻連線方式,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沙窩鎮、新村黨委班子、黨員群眾等不同成分參加,視頻另一端則是在外的東明籍青年企業家、高校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創業人員等優秀人才。
“君在黃河邊,我在云一端”。視頻的這邊是灘區新村,視頻的另一端則是千里之外的黨員。云談會設立若干議題,在“暢敘鄉情談變化,共謀家鄉新發展”環節,新村黨委班子會發布家鄉發展情況,收集鄉村治理、產業發展等意見建議。大家聚在一起,聽鄉音、敘鄉情、談大勢、謀發展,拉近在外游子的家鄉情感。鄉親你一言我一語,在對近年來黃河灘區發展變化贊不絕口的同時,還就新村未來發展提出很多寶貴意見建議。
通過兩次“云談會”的召開,翰林苑新村黨委書記的王法想有了自己的新思路:“黨委成立不僅強化班子建設,還要通過融合治理,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鄉村振興。村里發展密集型產業,促進群眾就業是當務之急。”
“云談會”集外地各界聰明才智,共商灘區發展大計。在“我向新村發展獻一計,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環節,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新村黨委班子與黨員、村干部回應強村富民、房屋維修、農機存放、產業發展等熱點難點問題,聽取他們對新村發展的“金點子”,集眾智、聚合力,共同營造文明、健康、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
“灘區要發展特色高效農業、觀光旅游農業,咱們要把老村復耕的土地流轉起來。高墻村的3000多畝土地都流轉了,集中起來種植優質小麥,價格每斤比市場價高出一兩毛錢,咱們應該去參觀學習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樊建偉一邊和翰林院新村黨委成員交流,一邊談自己的發展思路和建議。
“翰林苑新村有5個行政村,10個自然村,有5個黨支部組成。搬入村臺后,每個村仍然相對獨立,成立新村黨委,就是要大破這種壁壘,制定、落實好發展規劃,抓融合、建機制、促發展、惠民生,實現新村從面到質的真正融合。讓百姓看到新村新發展、新村新面貌。”沙窩鎮組織委員朱偉建說。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云談會”既是一場求才若渴的“推介會”,也是一場匯智聚力的“懇談會”,更是一場共謀振興的“群英會”。
在村黨委辦公室200米處,是川魯服飾加工廠服裝加工廠就是通過上次“云談會”,增強了發展信心,增加了訂單數量。現已解決200多人在家門口就業。村民楊素麗高興地說:“我的家就在路對面,走著就是2分鐘。一月4000多元,不耽誤照顧孩子,我很知足。”“新村要引進這樣的勞動密集型小微企業,讓鄉親們在家門口上班掙錢。”邢鵬英充滿信心。
“東明縣將持續推動黃河灘區新村‘悅談會’‘云談會’常態化長效化,通過黨建引領解民憂、辦民事、謀民利,創新實施‘歸雁工程’,回引在外優秀人才返鄉任職創業、建設家鄉,通過給政策、重回引、強服務等措施,精準對接讓在外能人情有所寄‘回得來’、幫帶機制讓回引人才才盡其用‘干得好’、激勵保障讓任職人員心有所系‘留得住’,回引在外優秀人才在農村大地上施展才華,全面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東明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邵天福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