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03-27 09:50:03
圖為上海浦東新區大團鎮景色。 供圖 申海 攝
中新網上海3月26日電 題:浦東“90后”鄉村“創客”的小庭院與大夢想
作者 李姝徵 郁玫
和許多“不安分”的“90后”一樣,王嘉晨也有著一腔渴望創業的熱血。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創業”主場不是上海的CBD也不是科技園,而是生養他的那片農田。
記者26日在上海浦東新區大團鎮果園村的一座農家小院里見到了這位94年出生的大男孩。彼時,王嘉晨正忙著收拾打點,為迎接賞花客流做準備。
圖為室內景色。申海 攝
大團鎮的水蜜桃馳名中國,而春天的大團鎮更是滬上知名的觀花勝地。“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一條小路蜿蜒在桃林間,民宅前的油菜花正值盛花期,花木河道映著藍天,宛如妙筆繪出的江南“春景圖”。
正是家鄉的桃子,給了王嘉晨創業靈感。“如今的桃農,都是我父母那一輩的”,談到盛夏酷暑,看著上了年紀的桃農們在路邊擺攤賣桃,他苦笑道:“于心不忍。”
于是,王嘉晨將自家宅院房前屋后修葺一新,又將原本用來養兔、養羊的兩間房翻新改造,一座集賞花、摘桃、賣桃于一體的“基地”誕生了。
王嘉晨告訴記者,夏天,他的“創業基地”一天最高紀錄能賣出1至2千斤水蜜桃;春天,桃花盛放時,前來賞花的游客也絡繹不絕。一方小院既解決了自家和周邊桃農的水蜜桃銷路,也成為觀花人心中的一片“桃花源”。
圖為村民民宅外景色。申海 攝
而王嘉晨的小庭院只是浦東鄉村近千萬個“美麗庭院”之一。
據上海市浦東新區農委主任蘇錦山表示,2017年,浦東新區在上海率先提出“美麗庭院”建設,將農民家房前屋后的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先手棋”。
浦東鄉村如今的“高顏值”絕非一蹴而就。據蘇錦山介紹,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是浦東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的主要矛盾,近幾年先后開展的村莊改造、五違四必、畜禽退養、中小河道整治等一系列行動,取得了良好成效,農村的基礎設施及村容村貌有了明顯改善,在這樣的基礎上,美麗庭院建設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如今,浦東美麗庭院建設已覆蓋農村地區有人居住的近20萬個庭院戶、3735個隊組、339個村。并計劃到今年4月底全面完成全區300多個村的美麗庭院“達標型”創建和驗收工作。
鄉村美了,愿意來的人也越來越多。不僅市區將此地作為觀花賞景的好去處,許多村民表示,原本不愿回家看望爺爺奶奶的孫輩,現在每逢周末節假日,“都吵著鬧著要回鄉吾頭白相(滬語,回鄉下玩耍)!”
王嘉晨表示,村里的“80后”“90后”畢業后大多留在市區工作,如果家鄉變得更美,蓬勃發展的文化旅游業將有望吸引更多的鄉村“創客”回鄉創業。
“希望‘美麗庭院’能讓鄉村更富裕、更有活力。”王嘉晨說,這是他的小庭院所承載的大夢想。(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